[发明专利]一种合成维生素B1中间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70291.9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简·斯彻特兹;克利斯托弗·维瑞里;乔治斯·萨罗克诺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36 | 分类号: | C07D27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肖善强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维生素 sub 中间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维生素B1中间体的新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4-甲基-5-(2-羟乙基)噻唑衍生物的新方法。
发明背景
4-甲基-5-(2-羟乙基)噻唑或其衍生物是合成维生素B1重要的中间物。它与嘧啶环缩合产生维生素B1。1936年,Williams,R.R等公开了一种利用4-甲基-5-(2-羟乙基)噻唑与5-(溴甲基)-2-甲基嘧啶-4-胺缩合合成维生素B1的的方法。(Williams,R.R.;Cline,J.K.,J.Am.Chem.Soc.1936,58,1504-1505)
通常采用3-氯-5-羟基-2-戊酮合成4-甲基-5-(2-羟乙基)噻唑或其衍生物。一种方法包括使3-氯-5-羟基-2-戊酮直接与硫代甲酰胺直接反应,但是因为硫代甲酰胺不易获取且不稳定,所以该方法很难商业化。另一种方法包括使3-氯-5-羟基-2-戊酮与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反应生成2-巯基-4-甲基-5-噻唑乙醇,然后将其用稀硝酸氧化以获得最终产品,但是该方法释放会污染环境并且不易处理的氮氧化物。(参考Xin-Zhi Chen,Synthesis of4-methyl-5-(2-hydroxyethyl)thiazole,Zhejiang Chemical Industry,1996,27(3):7-9)此外,上述方法采用的3-氯-5-羟基-2-戊酮非常昂贵,所以这些方法成本较高。
因此,非常需要开发一种合成4-甲基-5-(2-羟乙基)噻唑或其衍生物的新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4-甲基-5-(2-羟乙基)噻唑衍生物的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采用昂贵的3-氯-5-羟基-2-戊酮从而具有较低的成本。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所述方法为一步法,且具有产量高、能耗低、环境污染减低和易于工业化的优点。
特别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在路易斯酸的存在下使式(II)的化合物与甲醛反应以获得式(I)的化合物,
其中R1和R2各自分别为H或C1-C10烷基。
发明详述
在本发明中,采用的术语“C1-C10烷基”是指含有1-1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无支链的,环状或非环状的饱和烷基。优选地,所述“C1-C10烷基”为C1-C4烷基,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环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甲基环丙基和环丁基。更优选地,所述“C1-C10烷基”是甲基或乙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在路易斯酸的存在下使式(II)的化合物与甲醛反应以获得式(I)的化合物,
其中R1和R2各自分别为H或C1-C10烷基。优选地,R1为H,R2为C1-C10烷基。更优选地,R1为H,R2为甲基。
在所述方法中,采用的甲醛可以是多聚甲醛,三聚甲醛,甲缩醛,气态甲醛,和/或浓度在24%至55%,优选地30%至50%,更优选地35%至45%范围内的甲醛水溶液,尤其是浓度在36%至40%范围内的福尔马林溶液。优选地,所述甲醛为多聚甲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02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