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蜡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0393.0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6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郝新;雷四雄;龙宪翼;胡兵;胡啸;胡玥;蔡瑜;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铸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蜡模具。
背景技术
熔模精密铸造首先是制备蜡模,将浇道和浇口等组焊在蜡模上形成模组,然后进行涂料制壳,即在模组上反复进行涂挂浆料、撒耐火材料、干燥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模壳,然后脱蜡,即将蜡模模组从模壳中加热脱除形成空心的型壳,将金属液浇注到型壳中,冷却后将型壳去除得到铸件。制壳的劳动强度很大程度上与模组的重量相关,模组越重,操作者制壳强度越大;另外,脱蜡形成的蜡料由于杂质较多,不能重复使用,造成很大的浪费。
现有技术的缺点:目前蜡模是实心的,模组有很大的重量,人工涂料时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实心蜡模在脱蜡时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注蜡模具,以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小资源浪费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蜡模具,包括:底部支撑机构;内芯,与底部支撑机构连接;第一成型机构,包括用于形成第一分体模型的第一成型腔,内芯置于第一成型腔内;第二成型机构,包括用于形成第二分体模型的第二成型腔,第一成型腔与第二成型腔连通,且第一成型腔形成的第一分体模型与第二成型腔形成的第二分体模型配合形成封闭空心模型。
进一步地,第一成型机构包括主外模和封口下模,封口下模与主外模配合连接,且封口下模、主外模、内芯和底部支撑机构共同围成第一成型腔。
进一步地,第二成型机构包括封口上模,封口上模与封口下模配合连接,且封口上模与封口下模共同围成第二成型腔。
进一步地,封口下模置于主外模的上方,且封口下模上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一一对应连通。
进一步地,封口上模包括上注蜡孔,封口下模包括下注蜡孔,上注蜡孔和下注蜡孔配合形成与第二成型腔连通的注蜡孔。
进一步地,内芯设置有拔模斜度,拔模斜度的范围为5°至20°。
进一步地,内芯设置为空心结构。
进一步地,空心结构的内芯的最小壁厚大于5mm。
进一步地,底部支撑机构包括底座、主下模和主边模,主下模和主边模均为具有轴向通孔的环状结构,且主下模和主边模依次叠置于底座上,内芯的一端穿过主边模和主下模的轴向通孔并与底座固定连接。
应用本发明的注蜡模具,在模具内部设置内芯,可以通过第一成型腔和内芯形成空心结构的第一分体模型,再通过第一分体模型与第二成型腔形成的第二分体模型配合构成封闭空心模型,由于封闭空心模型的重量较低,从而可以达到降低人工涂料时劳动强度和减小熔模资源浪费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注蜡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注蜡模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分体模型和第二分体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封闭空心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底部支撑机构;11、底座;12、主下模;13、主边模;20、第一成型机构;21、第一成型腔;22、主外模;23、封口下模;30、第二成型机构;31、第二成型腔;32、封口上模;40、内芯;60、注蜡孔;91、第一分体模型;92、第二分体模型;93、空腔;94、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蜡模具,包括:底部支撑机构10、内芯40、第一成型机构20和第二成型机构30。其中,内芯40与底部支撑机构10连接。第一成型机构20包括用于形成第一分体模型91的第一成型腔21,内芯40置于第一成型腔21内。第二成型机构30包括用于形成第二分体模型92的第二成型腔31,第一成型腔21与第二成型腔31连通,且第一成型腔21形成的第一分体模型91与第二成型腔31形成的第二分体模型92配合形成封闭空心模型。
在模具内部设置内芯40,可以通过第一成型腔21和内芯40形成空心结构的第一分体模型91,再通过第一分体模型91与第二成型腔31形成的第二分体模型92配合构成封闭空心模型,由于封闭空心模型的重量较低,从而可以达到降低人工涂料时劳动强度的目的和减小熔模资源浪费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0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