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液体二氧化硫进行铜与铅锌分离的选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1896.X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保栓;柏亚林;孙运礼;彭贵熊;何海涛;刘宝山;包玺琳;刘剑;廖雪珍;姜永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矿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B03D1/002;B03D103/0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液体 二氧化硫 进行 分离 选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浮选分离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色多金属矿分选工艺中黄铜矿与方铅矿和闪锌矿分离的选矿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有色多金属矿铜与铅锌分离工艺中采用的亚硫酸均采用烧制亚硫酸或配制亚硫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烧制亚硫酸其浓度较低且浓度较大,且添加量较大,不利于多金属矿的有效分离,造成分离效果差,生产指标不稳定。2)配制亚硫酸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矿浆有效浓度低,但由于加入的是液体,仍然对分离作业浓度产生一定影响,进而不利于铜与铅锌的有效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液体二氧化硫进行铜与铅锌分离的选矿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对分离作业浓度产生影响,进而不利于铜与铅锌有效分离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液体二氧化硫进行铜与铅锌分离的选矿方法,它包括二氧化硫添加调节控制系统,所述二氧化硫添加调节控制系统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在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压力表、减压阀、气体调节控制阀、二氧化硫气体流量计;铜与铅锌分离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A:给矿浆中加入硫化钠搅拌;
步骤B:通过添加调节控制系统将二氧化硫加入矿浆中搅拌,具体过程为:将液体二氧化硫的钢瓶与二氧化硫添加调节控制系统的进气管相连接,并检查减压阀和气体调节控制阀完全关闭,且电子显示二氧化硫气体流量计归零,并将出气管插入矿浆中;
步骤C:缓慢打开液体二氧化硫的钢瓶上的减压阀,待压力表显示二氧化硫压力为0.5~1MPa;
将减压阀开启一半,缓慢打开气体调节控制阀,待电子显示二氧化硫气体流量计显示数据达到一定量时即可,液体二氧化硫通过该调节控制系统气化后以气体状态进入矿浆后,与其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在矿浆中通入二氧化硫后,二氧化硫与矿浆中的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通过亚硫酸和步骤A中加入的硫化钠共同作用,从而达到铜与铅锌分离的目的。
步骤D:将矿浆pH值调为6.0—6.7,然后进行铜与铅锌硫分离浮选。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矿浆浓度为22%—26%质量百分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硫化钠的加入量为150—500克/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二氧化硫添加量为800克/吨—1400克/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的搅拌时间为3—4分钟。
本发明方法的原理为在矿浆中添加硫化钠搅拌后,将液体二氧化硫通过减压气化后通入矿浆中,与矿浆中的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具体反应式如下:SO2+H2O≒H2SO3,在矿浆浓度为20%~30%,pH值为5.5~7.0时可较好地实现铜与铅锌硫的有效分离。
液体二氧化硫通过钢瓶自带的减压阀后变为气体,然后通过进气管1进入添加调节控制系统的管道,压力表2调节钢瓶自带的减压阀,以保证二氧化硫添加量的相对稳定,再通过减压阀3进行二次减压,然后通过气体调节控制阀4和二氧化硫气体流量计5可以实现有效精确控制二氧化硫添加量,然后通过出气管6将二氧化硫添加矿浆中,该系统通过两次减压既可保证安全,又可保证二氧化硫添加量的相对稳定;
本发明采用二氧化硫添加到矿浆中,可以有效提高矿浆浓度,同时还可保证矿浆中亚硫酸浓度,同时在矿浆中再加入硫化钠,可进一步提高铜与铅锌硫的分离效果。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配套的液体二氧化硫添加调节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两次减压既能保证液体二氧化硫添加的安全可靠,又可保证二氧化硫添加量的相对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二氧化硫添加调节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压力表,3.减压阀,4.气体调节控制阀,5.二氧化硫气体流量计,6.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本实施方式中进气管和出气管采用不锈钢管。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矿冶研究院,未经西北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18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偏载导向结构
- 下一篇:格尔德霉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