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WiFi信号的手机考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1936.0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6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廖贵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00 | 分类号: | G07C1/00;H04W4/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刘莹;罗习群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wifi 信号 手机 考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考勤系统,尤其是基于WiFi信号空间定位的考勤系统。
背景技术
早期的考勤通常就是用笔在记录簿上签个名字,由于代替的现象时有出现,现在通常使用生物识别、门禁刷卡来做考勤。
传统的考勤管理系统基本都是围绕考勤机配合考勤软件来实现考勤的管理,尽管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考勤机的识别装置已经从最初的纸带、卡片以及电子标签进化到现在最先进的指纹、人脸、虹膜识别,但其始终都很难突破必须在固定地点打卡或打卡地点经常变更的局限,时常出现排队拥挤的情况。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于外勤员工的考勤管理。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手机考勤方法。但目前的手机考勤是需要添加专用设备,另一种是使用手机上的GPS完成定位功能,使用短信或WiFi将位置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完成考勤。GPS最大的问题就是定位误差很大。对于精确到楼层及房间的考勤往往精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能满足考勤定位精度,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基于WiFi信号的手机考勤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WiFi信号的手机考勤系统,该系统以员工的智能手机采集所在空间的WiFi信号源SSID标识信息,并将信息发回服务器,由服务器对比考勤点事先存储的WiFi信号源SSID标识信息,从而确定持有该手机的员工是否到达指定的考勤位置处,完成考勤。
所述员工的个人信息与智能手机的标识进行绑定。
若智能手机将信息发回服务器通信不畅通,智能手机保存考勤时采集到的GPS经纬度信号信息,等通信链路恢复时再传输给服务器。
多个单位共享同一个服务器或服务器群。
GPS位置信息用于外勤人员,考勤点无WiFi信号源时的辅助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定位算法简单,能满足考勤要求;
2、成本低。写字楼的WiFi信号源通常可免费获得,即使专门设立一个WiFi信号源成本也较低。智能手机也只需要安装一个客户端程序;
3、使用方便。无需在考勤设备前排队,只需启动智能手客户端程序的考勤功能;
4、适用于外勤人员。对于没有固定空间的外勤人员也可以完成是否到达指定空间的考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硬件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服务器数据初始化流程;
图4为本发明手机终端数据注册流程;
图5为本发明手机终端考勤的流程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需考勤空间存在的WiFi信号源设备;
2-能采集WiFi信号的智能手机;
3-手机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即WiFi通信链路;
4-服务器或服务器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WiFi信号的手机考勤系统,第一步,WiFi信号源的位置标定。标定方法和流程在图3和图4中说明。总体是上用智能手机对需要考勤空间的Wifi信号源的SSID标识进行采集,并存储到服务器中。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WiFi覆盖半径小一点的设备,只要手机采集到了该WiFi的SSID标识,就说明被考勤手机已经到达WiFi覆盖半径以内,从而建立了WiFi信号源与空间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而小功率的WiFi设备的覆盖半径都不大,通过选择WiFi设备来满足固定空间的考勤需要。平时考勤时,从第二步开始,当员工使用手机上考勤软件,按照图5的流程进行考勤时,手机采集当时所处空间的WiFi信号源的SSID标识。第三步,考勤软件将WiFi相关信息SSID标识和手机标识(手机的mac地址)发送到服务器上。第四步,服务器根据WiFi信号源的SSID标识信息和第一步中采集的SSID标识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到达指定的考勤空间位置,并根据手机标识绑定的人员信息,记录人员的考勤。
图2为本发明硬件连接的示意图。
下表为服务器的打卡数据记录:
由上表可见,得出员工打卡时间、打卡地点(由WiFI的SSID标识得出)、打卡人(由手机MAC地址得出)。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1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