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边模制件出料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2292.7 | 申请日: | 2013-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6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俊;成鹏;高飞;付晓亮;曾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宋志雄 |
地址: | 44201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边模 制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翻边模制件,具体是制件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翻边模是模具类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具类型,其中翻边模中包括有侧翻边机构,侧翻边时往往把制件给翻入到凹模中去,取件往往是此类型模具中作为重点去考虑的项目,使用时需要把凹模退到制件负角以外才能够安全的把制件给取出来,这样从外到内的进行传递,往往把模具设计的很大,且模具受力不平衡,结构不经济,造成很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能够有效节约模具空间,使模具尺寸紧凑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稳定性好,特提出翻边模制件出料机构。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翻边模制件出料机构,包括翻边凸模和翻边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边凸模和翻边凹模与垂直的中心轴线成负角。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所述的翻边凸模过翻边压边器和先行销设置在翻边凸模固定座下,翻边凸模固定座设置在翻边凸模滑块下,翻边凸模滑块的上部再设有翻边凸模滑块回程弹簧和缓冲限位块,缓冲限位块连接有驱动块,其中驱动块和翻边凸模滑块之间的夹角和负角一致;翻边凹模下设有驱动推杆,驱动推杆贯穿在传递块中,传递块通过回程弹簧盖板和回程弹簧固定在固定块的型腔内,固定块的型腔下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再安装在安装座上,驱动推杆和传递块下部设有滑块和滑块导板。
有益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模具冲压后制件产生的负角,使垂直向上取件无法进行而采用的新的退料机构。
翻边凸模和翻边凹模与垂直的中心轴线成负角则完成了工件的随意取出。
驱动块和翻边凸模滑块之间的夹角和负角一致是为了利用驱动块的负角运动使翻边凸模和翻边凹模有一致的运动方向,保证工件的正常翻边和取出。
安装座和固定座的连接可以完成任意角度的翻边负角的退件,使用范围非常广阔,该结构紧凑、成本低、可以依照需要安装座的角度变化实现任意负角的退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翻边凸模滑块,2是翻边凸模滑块回程弹簧,3是缓冲限位块,4是驱动块,5是翻边凸模固定座,6是翻边凸模,7是先行销,8是翻边压件器,9是翻边凹模,10是驱动推杆,11是传递块,12是回程弹簧盖板,13是回程弹簧,14是固定块,15是滑块,16是滑块导板,17是安装座,18是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所示。
翻边模制件出料机构,包括翻边凸模6和翻边凹模9,翻边凸模6和翻边凹模9与垂直的中心轴线成负角。
其中翻边凸模6通过翻边压边器8和先行销7(内含氮气缸)设置在翻边凸模固定座5下,翻边凸模固定座5设置在翻边凸模滑块1下,翻边凸模滑块1的上部再设有翻边凸模滑块回程弹簧2和缓冲限位块3,缓冲限位块3连接有驱动块4;翻边凹模9下设有驱动推杆10,驱动推杆10贯穿在传递块11中,传递块11通过回程弹簧盖板12和回程弹簧13固定在固定块14的型腔内,固定块14的型腔下部设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再安装在安装座17上,其中驱动推杆10和传递块11下部设有滑块15和滑块导板16。
翻边凸模6和翻边凹模9与垂直的中心轴线成负角,对应的驱动块4和翻边凸模滑块1之间的夹角和负角一致。
安装座可以完成任意角度的翻边负角的退件,使用范围非常广阔,该结构紧凑、成本低、可以依照需要安装座的角度变化实现任意负角的退件。
工作方式为:
模具向下运动时模具中的翻边压件器8先到位,驱动块4安装到压件器中,翻边凸模滑块1安装在模具上底板上。翻边凸模滑块1下行遇到驱动块4,翻边凸模6开始做斜向运动;此时先行销7(内含氮气缸)穿过制件的孔与驱动推杆10接触,先行销7(内含氮气缸)中的氮气缸前端面接触驱动推杆10,继续下行驱动滑块15上移,此时回程弹簧压缩13发生作用,继续下行时,翻边凹模9到位(先行销7中的氮气缸行程没有走完),模具继续下行,翻边凸模6开始翻边,与翻边凹模9最后墩死,翻边完成(先行销7中的氮气缸行程走完)。完成后模具上行,翻边凹模9在回程弹簧13的作用下开始回退,根据翻边高度的大小,来确定翻边凹模回退行程,使其完全脱离制件负角区域,使制件能够完成取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22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压机组合预紧式横梁结构
- 下一篇:电动汽车减震器前上端盖拉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