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芦苇收获船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72779.5 申请日: 2013-08-23
公开(公告)号: CN103460895A 公开(公告)日: 2013-12-25
发明(设计)人: 倪杰;陈明江;陈永生;郭卫;朱德文;吴培松;穆金才 申请(专利权)人: 张家港市飞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D43/08 分类号: A01D43/08;A01D43/063;B63B35/00
代理公司: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孙仿卫;汪青
地址: 215621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芦苇 收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芦苇收获船。

背景技术

芦苇是我国重要的造纸和生物质发电的原料。我国芦苇资源丰富,几乎各省区都有分布。从全国范围来看,尽管芦苇的产量非常大,但是因芦苇收割非常困难或成本太高(我国的芦苇大部分是生长在河滩、沼泽的苇草荡中,这些地方水多、泥脚深,加之风吹、虫害、藤缠等,导致苇草茎秆相互交错、倒伏,收割本身很困难,而芦苇收割后的输送,打捆,转运等工作则进一步加剧了芦苇收获的难度,芦苇收获成本高),收割机械化水平又较低(目前为止已有的各种芦苇收割机如背负式、手扶式、牵引式和自走式普遍存在作业效率低,功能单一,作业环境要求严格,只能适用于陆地作业,对于滩涂、沼泽、水面的苇草无可奈何,作业效果差等缺点),使得有大面积的芦苇或因来不及收割或因无法收割或因收割成本太高而被遗弃。除了遗弃的芦苇不能进行资源利用,造成浪费外,这些遗弃的芦苇的处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果采用放火烧掉,显然造成水源和空气的污染以及资源浪费,而如果不处理,任其自身自灭,则常年成片的干枯芦苇不仅构成火灾安全隐患,且影响新生芦苇生长,腐烂的芦苇还会生成沼气造成湿地退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研制和开发新型芦苇收获机械,提高芦苇收割机械化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特别适于收割滩涂和湿地上浅水域中芦苇的芦苇收获船,其收割效率高,且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输送、打捆、集堆、转运一体化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芦苇收获船,其包括船体和船体推进装置,特别是,所述芦苇收获船还包括从船头至船尾依次设置在船体上的芦苇收割装置、芦苇粉碎及压缩打捆装置、存储装置,所述芦苇收割装置包括上部与船头的前侧连接的收割机架、安装在收割机架下部的切割装置、安装在收割机架两侧的分苇及扶苇装置、用于将收割的芦苇输送至芦苇粉碎及压缩打捆装置的收割输送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所述的切割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收割机架下部的机壳、由设置在机壳上的多个圆形锯片组成的圆形锯片排、设置在机壳内用于分别驱动所述多个圆形锯片的内藏式液压马达,相邻的两个圆形锯片的锯齿有部分重叠,且其中一个圆形锯片在高度方向上紧贴另一个圆形锯片,所述机壳在两个圆形锯片叠加的部分形成有用于避让芦苇根部的凹槽。

进一步优选地,每两个相邻的圆形锯片构成一个锯切单元,构成一个锯切单元的两个圆形锯片的锯齿的尖头端对向往内旋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锯切单元至少有二个,相邻的二个锯切单元之间设有中间分苇器。

优选地,所述的凹槽为角形,且凹槽的顶角位于机壳的最内侧。

根据一个具体和优选方面,所述的圆形锯片的直径为300~400mm,个数为4、6、8、10或12个。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圆形锯片的直径为约350mm,个数为6个。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收割机架与船体之间相枢轴连接,芦苇收获船还包括有用于驱动收割装置上升或下降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可采用本领域常规设置方式,没有特别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且优选方面:所述的分苇及扶苇装置包括分苇器和扶苇器,扶苇器包括下支撑座、外焊接有螺旋钢片的空心轴、上支撑座、液压马达驱动的直连型联轴器,所述收割机架包括收割输送带骨架、扶苇器支架以及焊接板,扶苇器支架为焊接在收割输送带骨架上的三角形架,焊接板设在三角形架的顶部,下支撑座与分苇器的前端连接,上支撑座与焊接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具体且优选方面:所述的芦苇粉碎及压缩打捆装置包括粉碎装置和方捆压捆装置,粉碎装置包括罩壳、设置在罩壳内壁上的定刀片、设置在罩壳内由刀轴和设置在刀轴外的多个动刀片构成的粉碎刀、用于驱动刀轴转动的驱动机构,动刀片旋转将芦苇在罩壳内切断,并且不断将芦苇甩向罩壳内壁,和罩壳内壁上的定刀片共同作用将芦苇粉碎,粉碎后的芦苇沿着罩壳抛撒到方捆压捆装置的输送绞龙内,经方捆压捆装置压缩打捆后送入存储装置。其中:方捆压捆装置是已知的,其具体可为捡拾式方捆压捆机等,可商购获得。

根据本发明,优选将船体设为扁长的长方形浮体(例如长约8.5米,宽度约2.5米,浮体高度约0.9米)。

根据本发明,所述船体推进装置包括从船头至船尾依次布置的两组爬轮、一组明轮和一组爬轮,爬轮为齿轮形状、具备和自身重量同等的浮力,爬轮旋转时不受自身重量的弯矩。根据一个具体方面,爬轮的厚度为600mm,直径在1米左右,具有10个封闭的齿片。

上述船体及船体推进装置的设置使得整个收获船可在二个工况下作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飞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张家港市飞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2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