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2892.3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6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像透镜。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等各种可携式电子产品通常配备有微型相机透镜,以方便使用者在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时刻进行拍摄。随着对配备有微型相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需要出现,持续地追求较好性能以及便宜价格已变成开发微型相机透镜的焦点。
一般来说,需要用于照相的微型透镜模块来提供高成像品质以及微型化大小以满足市场需求。对于当前市场中的微型相机,已开发晶片级透镜制造方法来满足世界上对微型透镜模块的大量需要。举例来说,将熔融透镜材料的众多小液滴置于晶片的阵列上,且接着可根据所需的目的来模制或模压熔融透镜材料的小液滴等方法来生产微型透镜。接着使熔融透镜材料的液滴凝固以保持所需形状,且最终可将晶片切割为上面附着了微型透镜的众多元件。可通过例如表面粘着技术过程等组装过程将制造在晶片上的微型透镜(或所谓的晶片级透镜)安装到最终产品(例如,上述电子产品)上。
然而,由于晶片的大小受限制,因此每个微型透镜的尺寸对决定微型透镜产品的数量起关键作用。即,可达成的每个微型透镜的尺寸越小,可生产的微型透镜产品的数量越大。因此,仍期待进一步开发具有较小尺寸而不损害影像性能的微型透镜的设计。此外,对于普通应用而言,也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供优良成像性能的透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供高性能影像品质的成像透镜。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成像透镜包括第一透镜群以及第二透镜群。第一透镜群设置在物侧与像侧之间,其中第一透镜群中最靠近物侧的表面为第一非球面表面,且第一透镜群中最靠近像侧的表面为第二非球面表面。第一透镜群包含位于第一非球面表面与第二非球面表面之间的第一透明板。第二透镜群设置在第一透镜群与像侧之间,其中第二透镜群中最靠近第一透镜群的表面为第三非球面表面,且第二透镜群中最靠近像侧的表面为第四非球面表面。第二透镜群包含位于第三非球面表面与第四非球面表面之间的第二透明板。成像透镜满足:-8<f2/f<-4,其中f为成像透镜的有效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EFL),且f2为第二透镜群的有效焦距。
基于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成像透镜具有四个非球面表面且满足:-8<f2/f<-4,因此成像透镜具有优良成像品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第一透镜群的示意图;
图1C为图1A所示的第二透镜群的示意图;
图1D以及图1E为图1A的成像透镜100的成像光学模拟数据图;
图1F为图1A中的成像透镜的横向光线扇形图。
符号说明
100:成像透镜
110:第一透镜群
111:孔径光阑
113:红外滤光片
114:第一透明板
116:第二透镜
120:第二透镜群
122:第三透镜
124:第二透明板
126:第四透镜
130:保护盖
140:影像处理装置
A:光学轴线
d1、d2:距离
S1:第一非球面表面
S2、S3、S6、S7、S9、S10、S11:表面
S4:第二非球面表面
S5:第三非球面表面
S8:第四非球面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28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盐酸坦度螺酮晶型II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平衡式截止止回调节多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