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翼面口盖的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4367.5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5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达磊;熊伟;贾欲明;胡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盖 布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翼面口盖的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翼面后缘大多布置有各种系统管路,需要频繁打开对各种系统进行维护,所以后缘蒙皮一般均设计成可拆卸或者可开启的口盖,而后缘在实际使用时需要随翼面盒段一起变形,由于盒段在设计时刚度都要比后缘大许多,这样就会使后缘在承受相同的变形时产生比盒段更大的应力,使后缘结构比盒段先破坏;由于后缘在翼面结构中不是主要结构,为提高后缘刚度而增加后缘重量是非常不经济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在后缘设计一定的间隙使后缘在结构上断开,变形在后缘内不进行传递,从而可以避免后缘在变形时破坏,使后缘既可以参与翼面变形而又不会比翼面提前破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翼面口盖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对翼面使用有限元分析,得出需布置口盖的翼面盒段的最大变形区域;
第二,口盖布置过程中,在口盖间留出该区域,形成若干口盖间的初始间隙;
第三,对上述口盖布局形式的翼面再次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该间隙区域的最大变形量;
第四,将该最大变形量与间隙值进行比较,如果最大变形量大于初始间隙值,则计算相邻口盖间的干涉,调整该初始间隙值,使得最终间隙值不小于初始间隙值与干涉量之和;
第五,用橡胶型材对间隙进行填充。
所述第五步中,所述橡胶型材为“T”型结构,该型材横边压在相邻口盖与口盖支架之间,竖边夹在相邻口盖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例如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等。该后缘结构在保证后缘结构功能的同时有可以使后缘可以承受一定的盒段变形,不用付出太多的重量来提高后缘的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口盖有限元计算模型图
1.口盖支架简化模型2.口盖有限元简化模型3.最大变形区域4.最大变形区域
图2是设计初期口盖之间的布置形式
1.口盖2.口盖支架3.口盖4.初始间隙值L
图3是口盖最终的布置形式
1.口盖2.口盖支架3.口盖支架4.口盖5.橡胶型材
图4是口盖布置示意图
1.口盖2.口盖支架3.口盖支架4.口盖5.橡胶型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确定出布置口盖的翼面盒段的最大变形区域,见图1所示;图中标号3、4所指阴影区域为有限元计算结果显示最大变形区域,最大变形量为L,该模型计算时应该带入全机或者该口盖所在的翼面盒段模型;
2)在上述最大变形区域相邻的两个口盖间留出初始间隙(间隙值可取L);
3)对步骤2)中的模型继续采用有限元计算最大变形量,并得到最大变形量L1,将新变形量L1与初始间隙值L进行比较,若L1大于L,则修改初始间隙值L,使L≥L1,由此便完成了口盖的布置,图3所示为口盖的最终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