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回阀缓冲阀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4393.8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程明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宝坻程工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18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回阀 缓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止回阀缓冲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靠介质流动和力量自行开启和关闭,以防止介质倒流,主要用于长距离单向流动的管路内,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以防止事故发生。但遇停泵时,因止回阀关闭过快而会产生停泵水锤,水锤现象在运输液体的管路中是客观存在的,其破坏性较大,可导致管道内压强不均,引起管子破裂或瘪塌,对阀瓣和固定件也存在破坏性。为保证管道安全,必须要减小水锤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阀瓣,尤其是一种止回阀缓冲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止回阀缓冲阀,包括阀体、通孔、凹槽、阀盖和入口;所述阀体临近边缘的位置设有所述通孔,所述阀盖包括固定杆、连接块、阀瓣和固定钉,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杆为旋转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所述阀瓣,所述阀体的中间部分设有与所述阀盖相匹配的所述凹槽,所述阀盖嵌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固定钉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垂直方向设有所述入口,所述阀瓣能将所述入口全部覆盖。
优选地,所述阀瓣为平面、球面、锥面和凹凸面结构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阀瓣的开启角度θ满足:60°<θ<90°。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管路的止回阀与止回阀间设置至少一个本发明的一种止回阀缓冲阀,在停泵时,止回阀和缓冲阀的阀瓣快速关闭,管路中止回阀间的液体只能通过设于缓冲阀上的通孔倒流,可有效减小水锤效应对管道及部件的冲击;本发明的一种止回阀缓冲阀,由于所述阀瓣的开启角度60°<θ<90°,在介质正常运输时可提供有效通道,在介质倒流时可及时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右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
1、阀体, 2、通孔, 3、凹槽,
4、阀盖 41、固定杆, 42、连接块,
43、阀瓣, 44、固定钉, 5、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止回阀缓冲阀,一种止回阀缓冲阀,包括阀体1、通孔2、凹槽3、阀盖4和入口5;所述阀体1临近边缘的位置设有所述通孔2,所述阀盖4包括固定杆41、连接块42、阀瓣43和固定钉44,所述连接块42与所述固定杆41为旋转连接,所述连接块42的底部设有所述阀瓣43,所述阀体1的中间部分设有与所述阀盖4相匹配的所述凹槽3,所述阀盖4嵌于所述凹槽3内,所述固定钉44将所述固定杆41的两端与所述阀体1固定连接,所述凹槽3垂直方向设有所述入口5,所述阀瓣43能将所述入口5全部覆盖;所述阀瓣43为平面;所述阀瓣43的开启角度θ=80°。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在管路的止回阀与止回阀间增设至少一个本发明的一种止回阀缓冲阀,介质正常流动时,介质压力将所述阀盖4打开,介质通过所述阀盖4和所述通孔2单向流动;介质逆流时,止回阀的阀门及缓冲阀上的所述阀盖4在逆流介质作用下快速关闭,止回阀间的介质只能通过阀缓冲阀上设置的所述通孔2逆流,因此,一个或多个缓冲阀可以逐步削弱介质逆流的冲击,使止回阀前后压力趋于平衡,有效减小水锤效应对管道及部件的冲击。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宝坻程工液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宝坻程工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3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套连接法兰
- 下一篇:方形立柱水龙头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