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蕉吸芽化学防控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74508.3 申请日: 2013-08-26
公开(公告)号: CN103477887A 公开(公告)日: 2014-01-01
发明(设计)人: 禤维言;冯斗;李金炜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大学
主分类号: A01G7/06 分类号: A01G7/06;A01N33/18;A01P2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香蕉 化学 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侧芽生长抑制和控制的技术方法,为防控香蕉吸芽生长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香蕉树(Musa nana Lour.)原产亚洲东南部,是芭蕉科芭蕉属大型草本植物,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广泛的栽培种植。香蕉是世界鲜果贸易量最大的水果,其味香甜可口;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是人们喜爱的大宗鲜食果品之一。香蕉茎由地上茎和地下茎组成,地上茎即假茎由叶鞘包裹而成,假茎下部形成球茎即地下茎,每片叶鞘基部均有一潜伏芽能形成吸芽。香蕉吸芽的抽生从每年春分开始,以4-7月最多,单株萌生的吸芽数最多可达8-15个。吸芽与母株之间对土壤养分、水分、光照和生长空间存在激烈竞争。如果不抑制控制吸芽的生长、任其抽生发育,则会消耗母茎大量养分、削弱母茎的长势,使其开花结实延迟,导致母株果实产量和品质大幅度降低。此外,大量香蕉吸芽的生长会降低蕉园的通风透光度,使空气湿度升高,有助于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目前,生产上对于香蕉吸芽是采取人工逐株铲除的方法控制其生长,人工除芽费力费时、劳动工效低,在铲除吸芽的过程中容易伤及母株而影响其生长,而且如果吸芽的球茎未被完全铲除,还会重新抽生,需要再次铲挖。人工除芽的方法不适宜用于大规模的集约化香蕉栽培。

已有文献报道采用一定量的2,4-D或2,4-D丁酯涂抹到香蕉吸芽的横切面上可起到杀死香蕉吸芽的作用,但是这种技术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不适合推广应用。原因是:由于2,4-D和2,4-D丁酯是生长素类物质,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特性。2,4-D和2,4-D丁酯使用浓度较低时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浓度高时具有除草剂的效果,将其涂抹到侧芽后会被吸收运输至香蕉母株中,引起母株茎秆生长不平衡容易倒伏,如果用量比较大时会影响母株的生长发育如使叶片黄化或使果实变形,严重时甚至杀死母株。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旨在克服人工除芽和采用2,4-D或2,4-D丁酯防除吸芽生长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快速、省力、高效的香蕉吸芽化学防除的技术方法。

设计方案:

采用化学调控的技术手段有效的控制香蕉吸芽的生长或杀死吸芽,该技术方法具有对母株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又能够改善田间生长环境、促进香蕉母株生长与开花结实,而且技术操作简便、高效、省力,除芽效果好,可以提高香蕉果实产量和品质等优点,是防控香蕉吸芽生长的重要技术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防控香蕉吸芽生长的技术,涉及一种通过采用适量的化学物质进行处理,防除香蕉吸芽的技术。按以下步骤进行:选择晴天无雨的日子,用锋利的刀或铲齐地砍除吸芽,注意切口要平,用毛笔将0.5-1.0ml的氟节胺药液涂抹吸芽横切面;或用孔径为0.5-1.0cm的打孔器从吸芽横切面中部往下压取吸芽组织,下压深度为4-6cm,使吸芽中部形成一个深4-6cm、直径为0.5-1.0cm的小孔,用50ml无针头的注射器吸取氟节胺药液,往吸芽小孔中施入0.5-1.0ml氟节胺药液;或者将氟节胺药液用清水稀释一倍后,用50ml无针头的注射器吸取氟节胺稀释液,往吸芽小孔中施入0.6-1.0ml。该技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香蕉吸芽。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其特点有:

一是利用具有局部内吸兼触杀作用的氟节胺处理香蕉吸芽,适量的氟节胺即可有效控制吸芽的生长或杀死吸芽,而且不会影响到香蕉母株的生长发育,防控效果到达81-97%;

二是利用适量的氟节胺处理香蕉吸芽能够起到改善蕉园田间小气候、促进香蕉母株生长发育,显著提高香蕉果实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三是采用氟节胺化学防控香蕉吸芽的技术操作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于晴天,用锋利的刀将红研1号香蕉植株的吸芽齐地砍除,注意切口断面要尽可能砍成水平面,用毛笔蘸取0.5-0.6ml的氟节胺药液涂抹于吸芽的横切面上,注意尽可能将药液涂抹至吸芽切面的中心部位,以避免药液外溢流失。涂药前如果吸芽断面的伤流量过多,则应先用吸水纸搽去伤流后再将氟节胺药液涂抹上去。50天后调查吸芽生长和死亡情况,吸芽防控效率达81%。

实施例2:于晴天,用锋利的刀将威廉斯B6香蕉植株的吸芽齐地砍除,用孔径为0.5-1.0cm的打孔器从吸芽断面中部往下压取吸芽组织,下压深度为4-6cm,使吸芽中部形成一个深4-6cm、直径为0.5-1.0cm的小孔,用50ml无针头的注射器吸取氟节胺药液,往吸芽的小孔中注入0.5-1.0ml的氟节胺药液。50天后调查吸芽生长和死亡情况,吸芽防控效率达90.3%-96.7%。

实施例3:于晴天,用锋利的刀将威廉斯B6香蕉植株的吸芽齐地砍除,用孔径为0.5-1.0cm的打孔器从吸芽断面中部往下压取吸芽组织,下压深度为4-6cm,使吸芽中部形成一个深4-6cm、直径为0.5-1.0cm的小孔,将氟节胺药液用清水稀释1倍,用50ml无针头的注射器吸取稀释的氟节胺药液,往吸芽的小孔中注入0.6-1.0ml的氟节胺药液。50天后调查吸芽生长和死亡情况,吸芽防控效率达85%-9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