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射成型机用自锁式喷嘴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4716.3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米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22 | 分类号: | B22F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成型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合于注射成型机使用的带自锁结构的喷嘴,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是将现代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引入粉末冶金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粉末冶金成型技术。其基本工艺过程是:首先将固体粉末与有机粘接剂均匀混炼,经制粒后在加热塑化状态下用注射成型机注入模具模腔内固化成型,然后用化学或热分解的方法将成型坯中的粘接剂脱除,最后经烧结致密化得到最终产品。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精度高、组织均匀、性能优异、生产成本低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小型三维结构复杂的结构零件。
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当完成一次注塑加工后,第二次注塑处于预塑时或未注射时,残留在喷嘴体内的熔料会自喷射口处流出,产生“流涎”现象,“流涎”现象对下次的产品注塑加工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流出的熔料遇到冷的模具会冷却固化,造成喷射口堵塞的问题,必须去除方可进行下次产品加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带自锁结构的注射成型机用喷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射成型机用自锁式喷嘴,包括内部带有熔体流道的喷嘴体,所述喷嘴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熔体流道连通的喷射口,所述喷嘴体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喷射口封堵或远离的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阀包括阀体和能够沿所述阀体轴向移动的阀芯,以及设置在所述阀芯一端部的阀头,所述阀芯的另一端部设置有驱动所述阀头封堵或远离所述喷射口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阀体内且与所述阀芯的另一端铰接的推杆和驱动所述推杆沿所述阀体轴向移动的气缸。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气缸包括缸筒以及可伸缩的气缸臂,所述气缸臂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推杆上,所述气缸筒连接在所述注射成型机上。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阀头露出所述阀体位于所述熔体流道中。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阀头的形状为圆台状。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熔体流道位于所述阀体的周围。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喷嘴体的位于所述熔体流道的进料口处设有过滤器。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一种注射成型机用自锁式喷嘴,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阀头封堵或者远离喷射口来实现喷嘴的自锁,在注射和保压工序下,开启喷射口,熔料自熔体流道经喷射口注射至模腔中,在预塑和未注射工序下,关闭喷射口,熔料不会从喷射口中流出,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流涎”问题,和喷射口堵塞问题。本发明的喷嘴具有结构新颖、实用的优点,使用后能缩短成型周期。
说明书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注射成型机用自锁式喷嘴的剖视图。
图中:2、喷嘴体,4、熔体流道,6、喷射口,8、针阀,10、阀体,12、阀芯,14、阀头,16、驱动装置,18、推杆,20、气缸,22、缸筒,24、气缸臂,26、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注射成型机用自锁式喷嘴,包括内部带有熔体流道4的喷嘴体2,喷嘴体2的一端设有与熔体流道4连通的喷射口6,喷嘴体2内还设有用于控制喷射口6封堵或远离的针阀8,其中,针阀8包括阀体10和能够沿阀体10轴向移动的阀芯12,以及设置在阀芯12一端部的阀头14,阀头14露出阀体10位于熔体流道4中,而熔体流道4位于阀体10的周围,阀芯12的另一端部设置有驱动阀头14封堵或远离喷射口6的驱动装置16。通过驱动装置16驱动阀头14封堵或者远离喷射口6来实现喷嘴的自锁,在注射和保压阶段,驱动阀头14远离喷射口6,从而开启喷射口6,熔料自熔体流道4经喷射口6注射至模腔中,在预塑和注射准备阶段,驱动阀头14封堵喷射口6,从而关闭喷射口6,熔料不会从喷射口6中流出,从而解决了 “流涎”问题,和喷射口6堵塞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米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米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径沉孔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脱脂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