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制备轻质六铝酸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5117.3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3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严云;唐梅;杨林;胡志华;石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7/16 | 分类号: | C01F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制备 轻质六铝酸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铝和钙的耐火材料的制备,涉及一种低温制备轻质六铝酸钙的方法。本发明制得的六铝酸钙特别适用作耐火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的作用。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紧缺,工业窑炉的保温隔热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具有轻质、隔热特点的耐火材料的使用量在迅速增加。传统工业窑炉使用的隔热内衬通常是纤维内衬或轻质浇注料(轻质砖),它们均存在一些不足,如纤维的粉化、浇注料的残余线收缩、高温隔热效果不佳等。
六铝酸钙(CaAl12O19或者CaO·6Al2O3),通常表示成CA6,也叫黑铝钙石矿物,是CaO–Al2O3系统中最富铝的中间化合物之一,其理论密度为3.79g/cm3,熔点高达 1875℃,膨胀系数接近Al2O3。六铝酸钙具有特殊的片状结晶和微孔结构,自身导热系数低(尤其是高温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变化较小),化学性质稳定,耐火度高,不易被熔渣侵蚀,长期的体积稳定性好,高温微膨胀等优良性能,是有望取代纤维内衬或轻质浇注料内衬的理想材料。
现有技术中,有关六铝酸钙的制备方法一般有三种:(1)烧结法,即以石灰质、铝质原料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后直接通过高温(1550~1700℃)烧结而成。存在的缺点是煅烧温度较高,能耗大,对窑炉设备要求较高。(2)电熔法,即将原料完全熔融,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冷却,从而制得产品。电熔法的特点是工艺简单,并且得到的材料密度大,力学性能好,但不足之处是其对冷却条件要求很高,很难实现工业化。(3)熔盐法,即将产物的原成分在高温下溶解于熔盐熔体中,然后通过缓慢降温或蒸发熔剂等方法,形成过饱和溶液而析出。熔盐法的特点是可以明显地降低合成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合成效率,但合成的材料均匀性很难控制,并且许多熔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及环境,其挥发物还常常腐蚀或污染炉体。上述六铝酸钙的制备方法,各自存在自身的缺点和不足,阻碍了六铝酸钙的推广使用,基于工业窑炉对六铝酸钙的需求,研究一种低温制备轻质六铝酸钙的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温制备轻质六铝酸钙的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烧结温度降低了150℃以上,弥补了现有工艺中必须超高温度(≥1550℃)煅烧的不足。特别适用于工业窑炉中,能满足高性能工业窑炉对六铝酸钙高耐火度、高体积稳定性、抗熔渣侵蚀、保温隔热等性能的要求。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低温制备轻质六铝酸钙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配料:以钙质原料、铝质原料、水、醇、胺和碱为原料,并按:以CaO计的钙质原料与以Al2O3计的铝质原料的摩尔比为1:6~10,水的质量用量为钙质原料质量的30~55倍(即质量倍数),醇的质量用量为用水质量的5%~25%(即质量百分比,后同),胺的质量用量为用水质量的1%~10%,以及碱的质量用量为铝质原料质量的0%~5%取各原料,备用;
所述钙质原料是氢氧化钙、氧化钙或富含氢氧化钙或/和氧化钙(即单独或同时)的工业副产物,所述铝质原料是氢氧化铝、氧化铝或富含氢氧化铝或/和氧化铝(即单独或同时)的工业副产物,所述醇是丙三醇或乙二醇或其它多元醇,所述胺是三乙醇胺或其它多元胺;所述碱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其他碱金属氢氧化物;
b、反应:将备用的原料钙质原料、铝质原料、水、醇、胺和碱混合均匀,置于高压釜内在120~200℃的温度下经水热反应5~15小时,即制得前驱体;
c、后处理:将前驱体降至室温,经固液分离后,液体弃去,固体物于80~120℃的温度下干燥2~8小时,制得干燥后的物料;
d、煅烧:将干燥后的物料置于高温炉内在1300~1400℃的温度下煅烧1~5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制得轻质六铝酸钙产品。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步骤c后处理可以替换为:将前驱体降至室温,经固液分离后,液体弃去,固体物经成球(粒径大小可根据需要予以控制) (或成块)后、再将料球于80~120℃的温度下干燥2~8小时,制得干燥后的物料。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c中所述固液分离可以是抽滤、离心分离或其他现有技术方式。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b 中所述高压釜内的压力可以为0.2~1.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5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