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22阀体与P91配管异种钢对接焊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5131.3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6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明;胡永祥;郭玉林;赵怀忠;朱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国电电站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5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22 阀体 p91 配管异种钢 对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工艺,具体的是一种F22阀体与P91配管异种钢对接焊的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火电事业的不断发展,超( 超) 临界火电机组的运用越来越多,P91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发挥着重要作用。阀门进口加一个配管,起到节省能源的作用。
P91耐热钢材料合金总量高,导热性能和焊接性能差,容易出现裂纹,因此该钢焊前必需预热和焊后必需热处理才能达到要求。
在F22阀体与P91配管异种钢对接焊的过程中,存在着合格率低,焊后裂纹及延时裂纹频次较高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做焊接工艺性能试验,进行研究,掌握焊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不断改进,解决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F22阀体与P91配管异种钢对接焊的工艺,阀体F22进口与配管P91进行异种钢对接焊,解决焊接性能较差的工艺问题,掌握焊接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工艺规范,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方案:
F22阀体与P91配管异种钢对接焊的工艺,具体在于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认阀体的材质为F22马氏体型耐热钢;
第二步:确认与阀体配套的配管的材质为P91中合金钢;
第三步:选用型号R407焊条和A102焊条,焊条的直径为Ф3.2、Ф3.2;
第四步:采用加热带预热工件,阀体预热温度为450℃-480℃,预热时间2h,配管预热温度为250℃-300℃,预热2小时;
第五步:烘焙焊条:
(a)R407焊条:烘培温度为300℃-350℃,烘焙时间是1h;
(b)A102焊条:烘培温度为150℃-200℃,烘焙时间是1h;
第六步:焊接:
(a)焊A102:
先用焊条A102将阀体和配管点焊连接,然后校正阀体与配管位置,最后用焊条A102进行打底焊;焊接电流70-130A;
(b)焊R407:
用R407焊条盖面焊接,层间温度150℃-200℃,焊接电流110-120A;
第七步:焊后热处理采用回火工艺,温度为730℃±10℃,保温2.5h;
第八步:对焊接部位进行射线探伤。
对焊接部位进行射线探伤是按照GB3323《钢焊缝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法》的标准实施。
本发明的优点是:阀体材料: F22; 配管材料:P91 ;焊接材料:焊条A102打底,R407盖面,四种材料焊成一体;阀门加上配管作用是:降低煤耗、提高热效率,使机组运行可靠,不断增加,提高经济效益;解决异种钢焊接性能较差的工艺问题,掌握焊接过程中的核心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阀体1,配管2,焊接部位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制作过程,以及采用该制作方法所获得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的描述。
首先我们看一下阀体材料:F22 ;配管材料:P91 ;焊接材料:A102,R407的的特点:
1.F22阀体材料:
(1)F22钢的基本性能:
F22钢的材料为属于CrMoVW钢马氏体型耐热钢CrMoVW钢钢,相当国产12Cr2Mo1,钢中主要元素:
铬元素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及高温强度;
钼元素主要能提高强度并抑制铬钢的热脆性倾向; (2)F22钢的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
a.F22钢的化学成份:
b.F22钢的机械性能:
2.P91配管材料:
(1)P91钢的基本性能:
P91钢的材料为Cr9Mo1V钢,属于马氏体型耐热钢,钢中主要元素:
(a)钒元素能提高室温、中温强度和热强性,增加钢在高温下的组织稳定性,改善低碳合金钢的焊接性能。
(b)铬元素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及高温强度。
(c)钼元素主要是提高强度并抑制铬钢的热脆性倾向。
P91钢具有较大的淬硬倾向和冷裂倾向,焊接时可能产生冷裂纹和热裂纹,因此该钢焊前必需预热和焊后必需热处理才能达到要求。
(2) P91钢的焊接性能:
a.化学成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国电电站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国电电站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51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VC加筋管自动切割机
- 下一篇:钣金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