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专用管路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76253.4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5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攀;姜建华;陈梦如;李宁;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28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灌流 串联 透析 治疗 专用 管路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种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专用管路,包括依次通过导管连接的静脉端、静脉端管夹、透析器、灌流器、泵管、动脉端管夹和动脉端,所述静脉端和所述动脉端分别与置于人体内的透析导管或内瘘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器靠近所述动脉端和静脉端的两侧导管分别设有第一大管夹和第二大管夹,所述第一大管夹、灌流器和第二大管夹共同与A导管并联,所述A导管上设有第三大管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器靠近所述动脉端的一端导管处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大管夹和T型接座,所述T型接座其余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泵管和母接头连接,所述母接头和所述T型接座之间设有小管夹,所述第一大管夹、灌流器、第二大管夹和T型接座共同与所述A导管并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器通过可旋转夹具装夹,所述灌流器可绕所述可旋转夹具竖直翻转。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专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管设于透析机转子泵中;所述泵管靠近动脉端一端设有第一压力测试接头,另一端设有肝素管;所述泵管和所述灌流器之间还设有第一空气捕捉器。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专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器和所述静脉端连接的导管上设有第二空气捕捉器和过滤网,所述第二空气捕捉器上连接有压力测试接头。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专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端和所述泵管之间、所述灌流器与所述透析器之间以及所述透析器与所述静脉端之间至少一处设有采样口。
7.一种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专用管路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端和静脉端与置于人体血管中的透析导管或内瘘针连接,打开所述静脉端管夹、动脉端管夹、第一大管夹和第二大管夹,夹闭所述第三大管夹,使血液依次经过所述灌流器和透析器,等待规定的时间;
B、达到规定的时间后,使血液只流经所述透析器,等待规定的时间,直到血液透析完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专用管路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C1、夹闭所述第一大管夹和所述第二大管夹,并打开所述第三大管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专用管路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D1、关闭所述动脉端管夹;
D2、往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接头接入生理盐水,打开所述小管夹,利用生理盐水将所述灌流器和与所述灌流器连接的导管内的血液回输至所述透析器;
D3、当导管内的血液完全流入所述透析器时,夹闭所述第一大管夹、所述第二大管夹和所述小管夹,打开所述第三大管夹和所述动脉端管夹。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专用管路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E1、关闭所述动脉端管夹;
E2、利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夹具或人工将所述灌流器倒转,打开所述小管夹,利用重力作用将所述灌流器和与所述灌流器连接的导管内的血液回输至所述透析器;
E3、当导管内的血液将要完全流过所述第二大管夹时,夹闭所述第一大管夹、所述第二大管夹和所述小管夹,打开所述第三大管夹和所述动脉端管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62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