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76351.8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5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林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模块是许多电子设备,尤其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互联设备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相同的电池制作工艺下,电池的储电量与电池的体积、质量成正比。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耗电量也相对增大,为了满足电子设备多媒体应用功耗的需求以及用户对于电子设备待机、持续使用时间的期望,许多电子设备的制作厂商,通过提高电池在整个电子设备中的体积比以及质量比来达到增大电池的储电量的目的,在某些电子设备中电池甚至能占据整个设备体积的60%以上。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便携性的要求,纤薄化、轻型化已经成为各类电子消费品的发展趋势。超薄的机体使得电子设备的硬件内置空间相当有限,因此电池的体积必然需要被压缩,虽然聚合物型锂离子电池的厚度最低可达2.0mm,但在这样的厚度下,电池中如电池外封装材料、内部支撑材料等不能提供能量的组成部分所占比例大幅增加,导致厚度为2.0mm的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只有常规尺寸的一半。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由于电子设备变轻变薄,导致电池的体积、容量减小,存在电池储电量变小而不足以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另外,在电子设备的硬件内置空间相当有限的情况下,电池却占据大比例的设备空间,严重制约了电子设备的发展,所以,存在电池模块占据电子设备壳体内主空腔的内置空间过大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由于电池模块占据电子设备较大的壳体内主空腔的内置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设备外形的设计,所以,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电池模块限制电子设备外形设计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储电量随电池体积变小而变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充分利用电子设备的硬件内置空间,增大内置电池体积,从而增大电池储电量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一主空腔;
一电路板,容置在所述主空腔内,所述电路板上至少设置有一耗电器件;
至少一个第一电池模块,能够给所述耗电器件供电;
其中,所述壳体的壳体层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包括外壳壁和内壳壁,在所述外壳壁和所述内壳壁之间形成有一夹层空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池模块容置于所述夹层空腔中。
可选地,所述壳体具体为一体成型的整壳体。
可选地,所述整壳体的壳体层包括整体外壳壁及整体内壳壁,在所述整体外壳壁及所述整体内壳壁之间形成有所述夹层空腔。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子壳体,所述至少两个子壳体组合而成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子壳体中的一个子壳体的壳体层包括第一外壳壁和第一内壳壁,在所述第一外壳壁与所述第一内壳壁之间形成有所述夹层空腔。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池模块,容置于所述主空腔中。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池模块的第一形状与所述夹层空腔的第二形状相同。
可选地,所述外壳壁的第一厚度值与所述内壳壁的第二厚度值相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一、由于在电子设备壳体的壳体层设置夹层空腔用于容置电池模块,能够利用夹层空腔添设电池模块,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的体积和容量随电子设备变薄变轻而变小,而导致电池储电量变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体积有限时,增大电池体积,增大电池容量,进而增大电池储电量的技术效果。
二、由于将电池模块容置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层夹层空腔中,并且所述夹层空腔可以是整个壳体的夹层空腔,能够在壳体层的夹层空腔中内嵌大比例的电池模块,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模块占据电子设备壳体主空腔内置空间过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缩小甚至省去电池在电子设备壳体主空腔的占据空间的技术效果。
三、由于第一电池模块的形状与夹层空腔的形状相同,容置于壳体层夹层空腔的电池模块的形状随所述夹层空腔的形状而定,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模块限制电子设备外形设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外形设计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另外,通过在壳体层设置夹层空腔容置电池模块,充分挖掘了电子设备的可用内置空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63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