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铆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6822.5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5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增强;张岐良;孙胜;陈允全;秦龙刚;余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铆接 接头 疲劳 寿命 预测 方法 | ||
1.一种电磁铆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ABAQUS平台上建立电磁铆接结构有限元模型,铆接结构具有XOY和YOZ两个对称面;按照镦头模1、钉头模2、铆钉3和夹层4的实际尺寸建立几何模型;划分网格形成单元和节点以得到有限元模型,铆钉3、夹层4的单元数分别为3055、2220,给各单元赋予相应的材料属性;在整个装配体上建立General contact接触,摩擦系数取为0.05;建立Explicit动态显式分析步,分析步时间为800μs;在XOY和YOZ面上分别施加关于XOY和YOZ面的对称约束,并约束两铆模沿X向、Z向的位移及所有转动自由度;镦头模1和钉头模2上分别施加-Y和+Y向铆接力F铆接,其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
其中:Fmax是铆枪输出的最大铆接力;t0是铆枪作用时间,取t0=315μs;建立分析任务并提交,计算结束后得到带残余应力应变的电磁铆接结构;
第二步,在MSC.Fatigue软件中建立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疲劳寿命分析模型,实现对带残余应力应变的电磁铆接结构的疲劳性能的评估;将第一步得到的带残余应力应变的夹层结构导入到MSC.Fatigue软件,建立疲劳寿命分析模型;在夹层4上施加X方向的疲劳载荷;设置疲劳分析类型为Initiation,输入夹层材料参数:疲劳强度系数σf′=1564MPa,疲劳强度指数b=-0.07,疲劳塑性系数εf′=2.69,疲劳塑性指数c=-0.96;创建疲劳分析任务并提交计算,得到电磁铆接接头的疲劳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铆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枪输出的最大铆接力Fmax=24k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铆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枪作用时间t0=315μ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北工业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68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磁体致动器磁体载体
- 下一篇:用于提供不间断电力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