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器腔体的侧板转移装置及隔离器腔体加工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7727.7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4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嘉翔;刘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凯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器 转移 装置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分隔开的多片侧板以一特定腔体形状整体转移的隔离器腔体的侧板转移装置及隔离器腔体加工机。
背景技术
铁氧体环形器和隔离器在微波和射频通信领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单向传输的特性,可以保护电路中元件免受无用信号的损害,也可以使同一电路实现发送和接受信号的双工功能。金属腔体是环形器和隔离器中必不可少的部件,起着机械支撑,器件封装,导磁导电等功能。
在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各种具体的零部件的加工,其环环相扣,形成一整套流水线。金属腔体由多块弧形侧板组成,现针对一种隔离器的侧板定位装置,即多个侧板定位成一圆弧形结构。目前磁铁抓取头来吸附多个侧板,再转移放置到特定形状的夹具中,但这种情况针对的是铁质侧板,另外在吸附过程中,会使侧板产生一些磁性,这样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调试结果;亦或采用传统的人工一片一片的抓取放置到侧板所需定位的夹具里,而这种方式工作效率低,耗费的工时以及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隔离器腔体的侧板转移装置,可实现将分隔开的多片侧板以一特定腔体形状整体转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隔离器腔体的侧板转移装置,所述隔离器腔体的侧板转移装置包括:
定位头;
固定于所述定位头外侧壁且与所述定位头配合形成定位腔的定位套;
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一端连接有抓取头,所述抓取头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定位头的横截面形状一致;
真空吸附装置;其中,
所述抓取头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可与所述真空吸附装置连通的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取头的外侧壁上形成有若干凸起,相邻的所述若干凸起与所述抓取头共同形成有可与隔离器腔体的侧板相配合的若干收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孔位于所述收容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至少控制所述抓取头处于抓取若干所述侧板的第一预定位置以及释放若干所述侧板的第二预定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取头处于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时,所述抓取头与所述定位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臂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至少控制所述抓取头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器腔体的侧板转移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台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台的台面底下的第二支架台,所述第二支架台的台面可沿竖直方向上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架台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台的台面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套设有弹性元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元件为套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弹簧。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用于组装构成隔离器腔体的若干侧板和底板,包括上述的隔离器腔体的侧板转移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出一种隔离器腔体的侧板转移装置,实现了使不相连、摆放成某一特定形状的多个侧板整体式转移至指定位置,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释放劳动力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隔离器腔体的侧板转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隔离器腔体的侧板转移装置100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第一支架台10以及固定于第一支架台10上的第二支架台20,该第一支架台10的台面高于第二支架台20的台面并且第二支架台20的台面位于第一支架台10的台面底下,第一支架台10与第二支架台20之间设有第三驱动装置50,具体地,第三驱动装置50的驱动轴端朝上,与驱动轴相对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架台20的台面上,可随第二支架台20的台面一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位于第一支架台20的周边还设有一第三支架台30,用于支撑旋转臂601,其上固定有第一驱动装置40,控制旋转臂601的转动。该旋转臂601至少用于转移以若干侧板70形成的隔离器腔体至相对应的夹具(未图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凯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凯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7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