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导电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8583.7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6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唐根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02;G06F3/04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导电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透明导电体,包括由绝缘材质制成的透明基底、设在该透明基底 上表面的第一导电层和固定在该透明基底下表面的第二导电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均由多个间隔排列的电极组成,相邻两所述电 极之间彼此绝缘;构成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电极与构成第二导电层的导电单元 电极在空间上交叉设置;所述电极呈网格状,且所述网格由位于同一面上的 导电线彼此交叉连接形成;所述导电线形成的网格状电极采用包含导电材料 和树脂材料的混合油墨,基于曝光显影工艺成型;
所述树脂材料包括重量含量为30~50份的成膜树脂、1~10份的感光剂、 10~40份的溶剂、0.1~5份的稳定剂、0.1~5份的流平剂和0.1~5份的消泡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彼此交 叉处形成节点,相邻两所述节点之间的距离在50μm~500μ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的宽度 在0.2μm~5.0μm之间,所述导电线的厚度在0.5μm~10.0μ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透明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 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上均覆设有消影层,所述消影层覆盖所述导电线以及所述 导电线形成的网格的中空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影层上均覆 设有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 第二导电层上均覆设有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为金、 银、铜、铝、锰、钼、锌金属或碳粉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树脂为线 性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感光剂为重氮苯醌、重氮萘醌酯、聚乙烯醇肉桂酸酯、聚肉桂叉丙二酸 乙二醇酯聚酯、芳香重氮盐、芳香硫鎓盐、芳香碘鎓盐与二茂铁盐中的至少 一种;
溶剂为四氢呋喃、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乙酸乙酯与乙酸丁酯、甲苯、二甲苯、三丙二醇二丙烯 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二 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6-己二醇甲氧基单丙烯酸酯、乙氧基化新戊二醇甲氧 基单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稳定剂为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2,6-二叔丁基甲苯酚、酚 噻嗪与蒽醌中的至少一种;
流平剂为聚丙烯酸酯、醋酸丁酸纤维、硝化纤维素与聚乙烯醇缩丁醛中 的至少一种;消泡剂为磷酸酯、脂肪酸酯与有机硅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透明导电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透明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覆设一层包含导电材料和树脂 材料的混合油墨,所述混合油墨形成油墨层;
步骤2,将上述透明基底两面的油墨层放在紫外光灯下进行曝光处理;
步骤3,将上述曝光后的产品进行显影处理,使得所述油墨层形成镂空 的网格状图案;覆设于透明基底上表面的网格状图案化的油墨层形成第一 导电层,覆设于透明基底下表面的网格状图案化的油墨层形成第二导电 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导电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与步骤2之间还包括:
步骤1S,将步骤1中两面均涂有混合油墨的透明基底进行预烘。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导电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中的所述紫外光灯发出的光的主波长为300~400nm,曝光能量在 50~500mJ/cm2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导电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3之后还包括:
步骤4,将步骤3显影后的产品进行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85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