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78624.2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6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木场弘树;奥尾元幸;吉田和之;古田喜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线栅方式的偏振板的投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伴随着投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高亮度化及高对比度化,液晶显示面板及偏振板的光学寿命变得重要。尤其是由于蓝色波带的光为短波长的强力的光,因此可能在偏振板的薄膜上产生灼伤。
作为其对策,开发出无机偏振板,已知有MOXTEK公司的线栅方式的无机偏振板作为代表性的无机偏振板。
该偏振板能够作为仅使某固定的振动方向的偏振光透过且将其以外的振动方向的偏振光反射的所谓反射型偏振板使用。因此,几乎不产生因光照射引起的时效劣化,可在向要求长寿命的背投TV等利用的投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液晶光阀的光入射侧及光出射侧配置有线栅方式的无机偏振板的投影仪。入射侧的无机偏振板作为反射型偏振板使用。出射侧的无机偏振板作为追加了光吸收层的吸收型偏振板使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029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地抑制线栅方式的偏振板因环境等外部原因引起的不良情况的产生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中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光源;液晶显示面板,其基于影像信号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调制;线栅方式的偏振板,其具有基板和在该基板上配置成条纹状的多个线状物(wire),且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入射侧和光出射侧中的至少一方;投射透镜,其将由液晶显示面板调制后的光投射;冷却部,其向液晶显示面板及偏振板供给风来进行冷却;覆盖壁,其在偏振板中的从冷却部供给来的风的流通方向的上风侧,将多个线状物的端面和在该多个线状物间形成的多个槽的端部一起覆盖。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的液晶显示装置能有效地抑制线栅方式的偏振板因环境等外部原因引起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3板式液晶投影仪的光学系统的俯视图。
图2(a)是表示液晶显示单元的结构的图,(b)是表示光透过液晶显示面板、偏振度高的第一出射侧偏振板及偏振度低的第二出射侧偏振板时的偏振状态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3是从侧方观察液晶显示单元等而得到的简要结构图。
图4是表示通过UV粘接剂覆盖线栅方式的无机偏振板的侧端面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侧端面未由UV粘接剂覆盖的线栅方式的无机偏振板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图5的线栅方式的无机偏振板的侧端面上附着有灰尘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图5的线栅方式的无机偏振板的有效区域上附着有异物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在对线栅方式的无机偏振板的侧端面进行覆盖的UV粘接剂的外表面上附着有灰尘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对线栅方式的无机偏振板的侧端面进行覆盖的UV粘接剂的外表面上附着有灰尘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通过UV粘接剂覆盖线栅方式的无机偏振板的侧端面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UV粘接剂覆盖线栅方式的无机偏振板的侧端面的状态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 光源
11 积分透镜
12 聚光透镜
13、15、18、20 全反射镜
14 第一分色镜
16 第二分色镜
17、19 中继透镜
21r、21g、21b 液晶显示单元
100 金属层(线状物)
101 基板
102UV 粘接剂(覆盖壁)
108 槽
211 入射侧偏振板
212 光学补偿板
213 液晶显示面板
214 第一出射侧偏振板
215 第二出射侧偏振板
22 分色棱镜
23 投射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其中,存在省略必要以上的详细说明的情况。例如,有时省略已经公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或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变得不必要地冗长,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而提供附图及以下的说明,这并不意味着由附图及以下的说明来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题。
(第一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8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