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红外触摸屏的快速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8773.9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1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胡跃辉;李小哲;吕国强;于芳芳;刘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尺寸 红外 触摸屏 快速 算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触摸屏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红外触摸屏的快速算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摸屏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设备,以其自然性和方便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点触摸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多点触摸屏应运而生。目前发展中应用较多的多点触摸屏主要分为电容式触摸屏和红外触摸屏,电容式多点触摸屏主要应用在小尺寸的设备上,在大尺寸上由于自身原因并不适合,而红外触摸屏具有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透光性高等优点,尤其是在大尺寸的应用上,更具有优势。但随着尺寸的加大,为了剔除坐标“鬼点”,大多数情况下都增加了扫描光线的数量,使得数据处理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在多点情况下,数据处理量很大,计算时间很长,严重影响了触摸屏的反应速度。目前采用的提高触摸屏效率的方法有硬件结构的改进,即将红外发射对管进行分组,多组同时扫描,节省了扫描时间;有些采用分开扫描方式,即扫描一部分红外对发射管,在能够识别坐标点的情况下,另一部分红外对管就不工作的方法,使扫描时间尽量少,处理的信号量少,但这些方法均未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处理时间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红外触摸屏的快速算法,以解决大尺寸红外触摸屏计算速度慢,坐标计算不精确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红外触摸屏的快速算法,其特征在于:触摸屏中触摸点的位置信息由被遮挡的光线给出,其中任意两条相交的光线均可通过方程计算或者查表方法得到坐标点信息,将此点的信息转化成像素值,对相应像素点所对应的标志位加1,轮询所有相交直线,对相应的标志位进行累加,最后,将标志位大于一定值的像素点组成的区域作为触摸点的区域,将得到的所有区域进行相应的处理,最终得到的区域为触摸物体的形状,若最终需得到触摸点的坐标值,则该区域的质心坐标值即为触摸点的中心坐标值。
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红外触摸屏的快速算法,其特征在于:所选计算坐标的光线为触摸屏所有方向光线中的任意两条相交光线,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可优先选择角度相差较大的光线如上下方向的光线与左右方向的光线;所述的计算坐标点信息的方法采用直观的解方程的方法得到坐标,再转换成像素点信息,或者采用查表的方法由被遮挡光线的位置直接查表得到相应像素点,提高了效率。
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红外触摸屏的快速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判别触摸点区域的依据为像素点的标志位的大小,其标志位的大小由轮询的直线决定:当轮询所有直线时,标志位的设定与所有直线数有关,并且相交直线越多,得到的区域形状越接近真实触摸物体的形状;当优先选择部分光线时,标志位的设定相应减小,从而提高了计算效率,但精度会有一定程度的衰减。
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红外触摸屏的快速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得到的区域进行处理指的是对相近的区域可进行区域合并,并对区域进行平滑处理,最终得到了几个区域即为有几个触摸物体,区域形状为触摸物体的形状,区域的中心为触摸物体的质心坐标。
本发明中,为了解决大尺寸红外触摸屏坐标点计算速度慢,计算不精确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红外触摸屏的快速算法:将触摸点的信息由被遮挡的光线给出,通过方程计算或查表的方法计算任意两条相交光线得到坐标点信息,将坐标点信息转换成像素点信息,对响应的像素点的标志位加1,轮询所有的相交直线或部分相交直线,对相应的标志位进行累加,最后根据标志位的大小得到一定的区域,对得到的区域进行处理后,存在的区域个数即为触摸点的个数,区域形状即为触摸物体的形状,区域的中心即为触摸物体的质心。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算法解决了现有的大尺寸红外触摸屏尤其在多点触摸应用中数据量大、处理时间长、多点识别不准确、坐标点计算不精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坐标(像素点)计算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一种坐标区域处理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另一种坐标区域处理示意图。
图4 是本发明算法计算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8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