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循环恒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8917.0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5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壮;张文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199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恒温 系统 | ||
1.一种内循环恒温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1、信号比较模块2、信号驱动模块3、控制模块4、恒温模块5,依次连接;温度传感器1产生的温度信号通过信号比较模块2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判断出温度值,信号比较模块2输出端控制信号驱动模块3驱动控制模块4输出电流流向,控制模块4输出电流给恒温模块5工作,恒温模块5根据控制模块4输出电流流向制冷或制热;恒温模块5紧贴散热散冷模块6。
2.据权利要求1所诉的内循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温敏电阻1.1、比较电路2.1、信号驱动电路3.1、电流方向控制电路4.1、半导体制冷制热片5.1,依次连接;温敏电阻1.1产生的温度信号通过比较电路2.1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判断出温度值,比较电路2.1输出端控制信号驱动电路3.1驱动电流方向控制电路4.1输出电流流向,电流方向控制电路4.1输出电流给半导体制冷制热片5.1工作,半导体制冷制热片5.1根据电流方向控制电路4.1输出电流流向制冷或制热;半导体制冷制热片5.1紧贴散热散冷模块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循环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散冷模块6上设置风扇7,温度传感器1优选负温度系数温敏电阻(NTC)。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循环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比较模块2由运输放大器构成的比较器组成;信号驱动模块3是由三极管组成的开关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循环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4采用MOSFET集成IC组成的H桥电路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循环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温模块5采用半导体制冷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循环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温模块5形状为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循环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温模块5一面紧贴散热散冷模块6,另一面紧贴金属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循环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散冷模块6采用散热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循环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温模块5的制冷制热功率P与内循环密闭空间V成正比,
P冷=K冷*V*T,
P热=K热*V*T,
式中:
P冷为制冷功率,单位为瓦(W);
P热为制热功率,单位为瓦(W);
K冷为制冷比例系数,范围为0.43~0.88;
K热为制热比例系数,范围为0.55~0.98;
V为制冷制热空间大小,单位为平方厘米(cm2);
T为制冷制热时间,单位为分钟(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学院,未经湖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89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