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冲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8944.8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0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于洪治;宋红英;李士海;朱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振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18 | 分类号: | E02D7/18;E02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振冲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工机械,特别是一种具有柔性导杆的振冲桩机。
背景技术
振冲桩机作为一种地基加固的桩工机械,通过电或液压驱动振动单元对土壤进行原位处理。在振动和饱和度的同时影响下,疏松的沙子、砂粒形成致密结构使土壤的密度增加,并配合碎石料回填成桩,其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客户盈利能力,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然而一直以来,由于施工刚性导杆的长度严重制约其成桩深度和地基的质量,目前国内与国外市场上所有施工方法均采用刚性导杆,其成桩深度很少能突破30米,且均采用履带吊、液压泵站、振冲器配套使用的方式,从而造成施工过程繁锁、机动性差、自动化程度低。因此如何研发一款成桩深度更大,且成桩效率高、成桩质量好、施工成本低的振冲桩机,对于振冲桩施工领域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冲桩机,其具有施工深度深、配套设备简单、施工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而且施工成本相对更低、机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振冲桩机,它包括底盘,该底盘上设有支承桅杆及控制机构,还包括一个卷扬机及柔性导杆装置;该柔性导杆装置一端绕经该支承桅杆顶部与 该卷扬机连接,另一端与一振冲器连接;该卷扬机和该振冲器均与该控制结构连接;
该柔性导杆装置包括若干单元导杆,各单元导杆之间通过万向接头连接而可以相对转动。
所述单元导杆包括球状的头端和直筒状的尾端,所述单元导杆的尾端套设在另一单元导杆的头端;所述万向接头包括一个中部带通孔的销轴和穿设于该通孔中的长轴,二者相互垂直,分别可以转动地设于该单元导杆的头端和另一单元导杆的尾端。
所述单元导杆内部中空,设有控制管线。
所述卷扬机设于所述底盘上,包括底架、转轴、卷筒、减速器及马达;该卷筒通过该转轴架设在该底架上;该卷筒筒身上设有供容纳所述柔性导杆装置的螺旋轨道,筒身两端各设有一内齿圈;该转轴一端设有回转接头,另一端连接该控制管线;该马达分别连接该减速器及所述控制结构,该减速器的输出轴设有与该内齿圈啮合的外啮合齿轮。
所述支承桅杆顶部设有导向装置,包括若干导向轮及设于该导向轮两侧的挡板。
所述支承桅杆铰接在所述底盘上,并通过变幅油缸驱动使其可以相对所述底盘摆动;该变幅油缸连接至所述控制结构。
所述柔性导杆装置与所述振冲器之间设有减振器。
所述柔性导杆装置与所述减振器之间还设有刚性导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柔性导杆装置,提高了成桩深度,控制管线位于柔性导杆装置内部,很好的保护了控制管线,降低了机器的故障率,缩短了工期,另外,控制机构使用液压油缸控制各部件的运行,使得施工的自动化程度高、施工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振冲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振冲桩机的柔性导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振冲桩机的单元导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振冲桩机的单元导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振冲桩机的卷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振冲桩机的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冲桩机,它包括底盘1,该底盘1上设有支承桅杆2及控制机构。本发明振冲桩机还包括一个卷扬机3及柔性导杆装置4,其一端绕经该支承桅杆2顶部与该卷扬机3连接,另一端与一振冲器5连接。该卷扬机3及该振冲器5均与该控制结构连接。
如图2、图3所示,该柔性导杆装置4包括若干单元导杆41,各单元导杆之间通过万向接头42连接而可以相对转动。该单元导杆41长度优选为500mm。进一步的,该单元导杆41包括球状的头端411和直筒状的尾端412,一个单元导杆的尾端套设在另一个单元导杆的头端。该万向接头42包括一个中部带通孔的销轴421和穿设于该通孔中的长轴422,二者相互垂直,分别可以转动地设于该单元导杆的头端和另一单元导杆的尾端。该长轴422与销轴421需要保证其芯部的韧性及表面的硬度,达到最好的综合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振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振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8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