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8945.2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高才 |
主分类号: | B63C9/06 | 分类号: | B63C9/06;B63G8/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逃生 避难 安全 | ||
所属技术领域:
一种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是航运船只,海上钻井作业和地震引发海啸时的逃生避难器具,亦可用于深水作业或深水潜艇遇险时的逃生备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发生水上海难事故时,使用的是救生衣救生圈或救生筏之类的救生器材,而地震引发海啸,深水作业,深水潜艇遇险的逃生,还未见有帮助人们逃生避难的器具,现有的海难逃生器具不能帮助人们克服船体沉没产生的漩涡涌浪,对逃生人员及逃生器材造成的泓吸伤害,也不能帮助逃生人员避免海难中恶劣气象,低气温,海水浸泡,风浪侵袭造成的伤害,在浩瀚大海的海难中,仅凭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是难以保护逃生人员生命安全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海难逃生器材,不能帮助逃生人员避免海难事故中低温,风浪侵袭,海水浸泡及沉船产生泓吸的伤害,同时为克服救生筏救生艇在危急时使用不便的状况,也为了地震引发海啸,深海潜水作业,深水潜艇遇险,给逃生人员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的逃生工具,现公开的一种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是由钢板制作的圆形扁球状,能容纳多人同时使用的逃生避难器具,在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的舱体内侧中心的圆形构造柱内侧,设有圆筒柱状,由气压移动,能申缩出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舱体下端的支撑柱,在海难事故发生时,由手压气泵提供气压,将支撑柱移动,伸缩出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舱体下端,作抗拒风浪冲击舱体的平衡作用,在地震或发生海啸灾难事故,有倒塌物及海啸中流沙泥石将水上避难安全舱淹埋时,支撑柱在气压压力的作用下,伸缩出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舱体下端,在支撑柱向下反复支撑的反作用力中,使被淹埋的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不断向上顶移,脱离倒塌物或流沙泥石的淹埋体,在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的舱体内侧下端,沿舱体圆周设有一个水压舱,在特殊状态,如特大风浪,运油船,钻井作业爆燃爆炸起火时,可将水压舱自动注水,增加舱体重量,改变舱体的漂浮状态,使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潜浮水面,避免特大风浪对舱体的直接冲击,避免起火爆炸爆燃对舱体的冲击损毁,在深海潜水作业或深海潜艇遇险时,由手压水泵向支撑柱上端构造柱内侧空间注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支撑柱逐渐下移伸出舱体,支撑柱下端两侧的进排水孔徐徐注入海水,支撑柱上端的构造柱内侧空间也逐渐注入海水,同时打开水压舱的进排水筏,让海水注入水压舱,这样在几个部件同时注入海水增加压重重量,再叠加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重量和逃生人员的载员重量形成的压重,给撒离险境及深海强压区的人员提供慢慢潜浮逐渐升浮海面的减压适应过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高才,未经王高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8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