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拆卸式转炉工装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8949.0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杜军科;张玉宏;姜坤;陈世立;陈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8 | 分类号: | E04G1/18;E04G1/15;C21C5/4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转炉 工装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装平台,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大型转炉的工装平台。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大型炼钢设备安装过程中,绝大多数的转炉需要采用大型的工装平台进行安装。这种工装平台都是根据炉型、外形尺寸、安装高度、重量大小的不同,一台转炉设计一个工装平台,适用范围非常小。目前施工现场的转炉工装平台全部设计成焊接连接,且为现场制作,而由于施工工序要求,当转炉就位后转炉周围空间非常狭小,在转炉安装完毕后工装平台必须采用破坏性气割拆除方法,拆除的材料不能重复利用,只能作为工程废料重新进入转炉进行冶炼,造成材料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转炉工装平台适用范围小、不能重复利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拆卸式转炉工装平台,一方面一套转炉工装平台能够适应多种炉型的安装,另一方面转炉就位后转炉工装平台能够保护性拆除,从而实现平台的重复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拆卸式转炉工装平台,该转炉工装平台由可调节式钢柱和可伸缩式钢梁构成框架结构;
所述可调节式钢柱由底柱、基柱和调节柱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基柱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连接可伸缩式钢梁的连接筋板,所述调节柱包括高度不同的调节柱柱节;
所述可调节式钢柱的高度调节通过选用高度不同的调节柱柱节或其组合实现;
所述可伸缩式钢梁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衬板;所述第一横梁的主体为工字钢结构,所述工字钢结构一端的腹板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栓孔,另一端的腹板两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筋板;所述第二横梁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的第二横梁组件,所述第二横梁组件的主体为槽钢结构,所述槽钢结构一端的腹板设置有多个第二螺栓孔,另一端的腹板外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筋板;所述第一横梁插入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两个第二横梁组件之间的缝隙,两个设置有多个第三螺栓孔的衬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横梁的腹板与每个所述第二横梁组件的腹板之间,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以及所述衬板通过穿装于所述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和所述第三螺栓孔中的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可伸缩式钢梁的长度调节通过调整所述螺栓在所述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中的连接位置实现;
所述可伸缩式钢梁的高度调节通过调整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在所述可调节式钢柱的连接筋板上的连接位置实现。
所述第一横梁侧面安装有移动加强筋座,所述移动加强筋座为翼缘板上设置有螺栓孔的槽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可调节式钢柱和可伸缩式钢梁单独设计,并全部采用螺栓连接;其中可调节式钢柱以底柱、基柱为固定尺寸,通过增加高度不同的调节柱或其组合适应不同炉型立柱高度要求;利用螺栓孔的间距做为可调节式钢柱间距、可伸缩式钢梁安装高度调节的基准,通过调整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相连接的长度调节可伸缩式钢梁的长度,来实现立柱间间距变化,通过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在可调节式钢柱上的连接位置实现可伸缩式钢梁的安装高度变化。因此,本发明的可拆卸式转炉工装平台能够实现立柱的高度可调、间距可调以及横梁的安装高度可调,从而使该种平台能够对多个炉型的适用,同时便于保护性拆除和重复利用。
采用本发明的可拆卸式转炉工装平台:
1、在施工现场安装转炉工装平台仅为工装平台的周转费用,比现有的施工方法节约了材料费用;
2、该可拆卸式转炉工装平台可适用100吨~210吨转炉的各种炉型转炉安装,并且材料利用率接近100%;
3、该可拆卸式转炉工装平台在施工现场组装快捷,比现有的施工方法每台转炉节约施工工期7天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拆卸式转炉工装平台最大载荷时纵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拆卸式转炉工装平台最大载荷时横向示意图;
图3是可调节式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调节柱第一柱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调节柱第二柱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调节柱第三柱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调节柱第四柱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可伸缩式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0(a)是最长位置的示意图,图10(b)是最短位置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a)的B-B剖面图;
图12是第一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C-C剖面图;
图14是第二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8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由形式光学重定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用氩氧炉冶炼低碳TWIP钢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