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纺织品正反面湿扩散差异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9343.9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1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姚宝国;张浙烽;杨云娟;洪水源;顾金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纺织品 正反面 扩散 差异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测量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纺织品正反面湿扩散特性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着服饰的功能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调节湿热平衡的作用,使穿着者感觉舒适,符合人们的需求。纺织品湿传递性能是服饰穿着舒适性中的主要性能之一,特别是正反面导湿性能的差异是决定纺织品热湿舒适性的主要因素。
现有对纺织品织物导湿性能的研究已有很多,文献“织物导湿性能理论研究”(张才前,来侃,国际纺织导报,2006(1):58-60)和“织物结构对吸湿快干面料导湿性能的影响”(张红霞,刘芙蓉,王静,祝成炎,纺织学报,2007(29):31-34)等报道了对织物导湿性能的理论研究和织物结构对导湿性能的影响。
织物导湿性能的测试方法和仪器也有很多。文献“织物导湿性能测试方法与测试仪器”(张才前,常丽霞,骆刚平,国际纺织导报,2007(36):67-68)中报道了织物导湿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指出目前常用的织物导湿性能的测试方法有四类:条带芯吸法、滴液法、称重法和保水率法。这四种测试方法各有优缺点,适宜测试不同类别的织物的导湿性能。现有织物导湿性能测试仪器采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电响应原理自动检测法,有色液体测试法,超声波定位法,CCD测定法,电阻测定法等。
中国专利CN101403672B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品(纤维集合体、纱线、织物及膜)水分含量快速检测的测量方法及装置,通过向盛样筒一端输入热空气,加速水分蒸发;向盛样筒另一端输出热空气,迅速排出水分;通过称量盛样筒质量,测量纺织品的水分含量。实现该方法的装置由调节空气流量的滑门,加热空气的电磁炉,控制空气流速的风扇,与力传感器相连的盛样筒,驱动排气系统的电磁驱动机构及箱体,信号采集和输入系统、机构驱动控制模块、程序软件和计算机组成。但该测量装置操作比较繁琐,涉及设备也较多,仅能测量纺织品中水分含量总量,并不能区分纺织品正反面的导湿性能。中国专利CN1546983A公开了一种新型检测织物导湿性能的装置及其方法,提出在恒定的外界条件下,将区别织物颜色的测试液滴注在标准织物上,用装在恒温恒湿箱上的上下图像传感器摄取标准织物试样上正反面测试液的扩散图形,传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对打印出来的实测标准织物试样取正反两面导湿面积取平均值,再进行织物导湿性能标准对照,从而来评定织物的客观性能。然而,上述测试装置仅通过扩散面积来评价织物的导湿性能,测量误差大,测试结果精度不高。
在纺织品检测行业,能够动态测试纺织品动态导湿特性,特别是测试正反面湿扩散差异特性,用来评价纺织品吸湿排汗性能效果,统一检验依据和手段,促进和指导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测试纺织品正反面湿扩散差异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中所述的纺织品反面为纺织品穿着时贴近皮肤的一面,正面为纺织品的另一面。
一种测试纺织品正反面湿扩散差异的方法及装置,测试装置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升降臂、测试机构、支撑机构、滴液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电机支撑架、丝杆箱圆筒形支撑架,电机左边设有电机支撑架,电机竖直固定在电机支撑架上,传动机构包括大齿轮、小齿轮、滚珠丝杆,电机输出末端设有小齿轮,大齿轮下设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外围设有丝杆箱,电机支撑架、大齿轮、小齿轮都安装在丝杆箱上面,丝杆箱右边设有一导轨,滚珠丝杆经导轨与升降臂相连,带动升降臂上下运动,测试机构包括上测量盘、下测量盘,上测量盘和下测量盘上安装多个弹性水分测试头,上测量盘安装在升降臂末端,上测量盘正下方设有下测量盘,下测量盘下方设有下测量盘底座,下测量盘左边设有丝杆箱圆筒形支撑座,并固定在测试装置底座上,用以支撑丝杆箱,滴液机构包括水箱、电动开关和导管,水箱安装在升降臂上,经导管与上测量盘相连。
上测量盘和下测量盘上安装有对称环状分布的弹性水分测试头。弹性水分测试头包括上盖帽、空心圆柱、下盖帽、探针和针脚,空心圆柱内装有弹簧,空心圆柱上端设有上盖帽,下端设有下盖帽,下盖帽下设有探针,探针末端设有针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93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酸碱指示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车用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