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血竭在制药中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9602.8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冉媛媛;庆宏;王冉;贾秋添;唐博;李渃敏;孙珍珍;徐妍;郑达;刘可夫;邓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郭德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竭 制药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龙血竭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尤其涉及龙血竭在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成体海马神经细胞分化的药物中的用途,以及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抑郁症是指一种强烈的悲伤、忧郁或绝望的状态,伴随着兴趣缺乏、睡眠紊乱、食欲和性欲减退、自我评价过低、内疚和认知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其发病率日益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推测截止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导致劳动能力丧失和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抑郁症轻则影响工作和学习,重则使病人丧失劳动能力,直至发生自杀等恶性事件。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主要观点认为是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失常。
目前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主要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五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NE能和5-HT能抗抑郁剂等,使用抗抑郁药并不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所有症状,且只对70%~80%的患者有效,抑郁症的治疗往往需要给药2~6周后才能显示临床疗效。一般认为抗抑郁药物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来治疗抑郁症的,但是经典的中枢神经递质假说却不能解释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延迟现象。许多研究证明,抑郁症可能由于成熟海马神经元再生下降从而引起海马结构可塑性改变导致,抗抑郁药可以是通过保护海马细胞神经元细胞受损、促进海马前体细胞的增殖以达到抗抑郁效应,这从细胞水平诠释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因此,各种应激因素引起海马神经元再生降低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重要特征。
神经发生包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等过程。研究发现,神经发生不仅存在于胚胎期,也持续存在于成年哺乳动物成长期,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发生主要在前脑的两个高密度的细胞分化区,即海马结构齿状回的颗粒下层(SGZ)和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元分为主神经元和非主神经元,主神经元在海马是锥体细胞,在齿状回是颗粒细胞。当海马发生神经发生时,祖细胞在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下层生成,新生的细胞移行一段距离至颗粒细胞层,分化成颗粒细胞,成熟的神经元在分子层及多形层产生树突、轴突,形成突触联系,成为新的神经元,最终整合至海马功能的神经环路中,参与海马的各种功能活动,但是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另外,体育锻炼以及丰富的学习环境等因素可以增加新生神经元的数量,但压力和抑郁等情况就会抑制新生神经元的生长。海马是大脑中的重要脑区,不仅与陈述性记忆有关,而且还涉及认知功能和位置导航,特别CA3区被认为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活动的关系尤为密切。正因为成年海马齿状回存在神经发生,新生的神经元成熟后可以参与海马结构的学习和记忆,使得促神经发生的研究对治疗抑郁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龙血竭为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 S.C.Chen)的红色树脂,是一味名贵药材,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药用历史。龙血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酚类、强心苷以及多糖等。大量的药理研究表明,龙血竭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病毒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有关于龙血竭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生肌敛疮以及降血糖等,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血瘀证、出血性疾病、外伤出血、妇科出血和糖尿病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但目前尚无龙血竭在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方面及其作为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以及成体海马神经细胞分化的药物用途,以及作为预防和治疗抑郁症方面的药物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血竭在制药中的新用途。
实际上,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龙血竭在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和促进成体海马神经细胞分化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龙血竭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所述龙血竭为是指龙血竭原料药,可以从剑叶龙血树(Dracaenacochinchinensis S.C.Chen)的红色树脂龙血竭中获得,使用任何本领域中熟知的技术生产,可由市售购得。
所述龙血竭可用于使其发挥作用的各种给药途径,包括经胃肠道或不经胃肠道途径施用。例如可用于口服、皮下、肌肉内、静脉内、透皮、鼻内、直肠内等方式施用。制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针对疾病状况所选的龙血竭的特性、疾病的状态和其他相关情况,选择施用的适当形式和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96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