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疗便秘的养生茶冲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9672.3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源求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疗 便秘 养生 冲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营养食品领域。
背景技术
便秘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或者排便时间延长,或者大便坚涩不畅,日久可致消化道出血、息肉及肿瘤。患有便秘,应去医院看医生,遵医嘱服药治疗,此为医治便秘的原则。现在的问题是,广大中老年人还希望用食疗的方法防治便秘。但是目前市场上有通便功能的食品不多,同时也存在着效果不够明显、见效比较迟缓的问题,大家对此不满意。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疗便秘的养生茶冲剂,它能解决以往此类产品中效果不够明显、见效比较迟缓的问题,具有效果好、见效快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一种食疗便秘的养生茶冲剂,采用中药原料和食品原料制备,中药原料和食品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车前草5—9份 玄参3—5份 郁李仁3—5份
何首乌3—5份 银耳5—9份
这种食疗便秘的养生茶冲剂是由下列方法制成的:
(1)按上述重量配比,将银耳提取银耳多糖,工艺方法是:将银耳子实体按料液质量比1:80加水在室温20~25℃浸泡30min,置高速组织捣碎机中充分捣碎,制成银耳浆液,在80℃水浴中浸提8h,上清液浓缩,乙醇沉淀,静置、离心、烘干粉碎,得银耳多糖提取物细粉;
(2)按上述重量配比,将车前草进行提取,工艺方法是: 将车前草粉碎,过60目筛,按料液质量比1:12加水,在100℃下煎煮15min,煎煮2次,合并滤液,沉淀,离心分离,用4倍体积的无水乙醇进行处理,静置30min,离心分离,舍去上清液,将沉淀物置于80℃烘箱内烘干粉碎,得车前草膳食纤维提取物细粉;
(3)按上述重量配比,将玄参、郁李仁、何首乌经常规水提取工艺提取,制成浸膏,烘干粉碎,得提取物细粉;与上述(1)、(2)提取物细粉混合,搅拌均匀,装入小袋,每小袋内含提取物4克,制成食疗便秘的养生茶冲剂。
本配方中的原料都是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品种和食品可用品种。
本发明根据民间传统配方,精心研制而成。我们研究认为,中老年人凡便秘者都有一个免疫力低下、正气不足的问题,致阴液亏虚,虚热内生,耗灼津液,造成血液黏稠,肠供血不足,蠕动不力,此为便秘的主要病理原因。所以,本发明以增强免疫力为重点,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清热润肠通便。实践证实,这是一个治“本”的科学思路。方中何首乌、银耳都有扶正作用银耳滋阴养胃,润肺生津,银耳多糖有明显的免疫调节能力,能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特异性抗体的形成,能增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何首乌长于养血,补肝肾,益精血,泻下通便,解毒散结。银耳与何首乌相须为用,扶正培本,滋阴补血,增强机体免疫力更为有效,一则免疫力的“清除”作用;清除血液中多余的脂质等垃圾,使血液清洁,黏稠度下降,流动性变好,肠道微循环改善,供血充盈;二则免疫力的“修复”作用修复肠的吸收和蠕动功能,蠕动有力,速度加快,大便在肠中滞留时间缩短,从而使排便通畅,这是克服便秘的关键。臣以玄参清热凉血,解毒散结,能滋阴润燥;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善导大小肠之秘结。玄参与郁李仁合用,清热养阴、润肠通便之功更著,此为防治燥热内结、津液不足、阴亏肠燥的重要条件。佐以车前草种皮具有膳食纤维的吸附作用,曾将该种皮混入饼干中,每日给予10g,实验人数男女各50名,经3周后大便水分和质量增加,大便次数增多,曾试于老年人,效果大为明显。纵观全方,诸味配伍,相得益彰,共奏扶正培本,增强免疫力,滋阴清热,润肠通便之功,具有效果好,见效快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
1、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为单位):
车前草5000克 玄参3000克 郁李仁3000克
何首乌3000克 银耳5000克
按规定重量,用本发明内容(1)、(2)的方法将银耳、车前草分别提取,制成提取物细粉,用本发明内容(3)的方法将玄参、郁李仁、何首乌提取,制成提取物细粉,将上述提取物细粉混合共2280克,搅拌均匀,装入小袋,制成食疗便秘的养生茶冲剂570小袋,每小袋内含提取物4克。
2、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为单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源求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绿源求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9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烟装置
- 下一篇:吲哚取代的噻唑并环已烷类化合物、及其抗肿瘤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