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性1,3-二取代-3-芳基丙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79798.0 申请日: 2013-08-27
公开(公告)号: CN103467228A 公开(公告)日: 2013-12-25
发明(设计)人: 张勇健;叶江;徐静;毛雨雪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C07C1/32 分类号: C07C1/32;C07C15/50;C07C15/58;C07C13/28;C07C43/215;C07C41/30
代理公司: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代理人: 牛山;陈少凌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手性 取代 丙烯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化工技术领域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手性1,3-二取代-3-芳基丙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uzuki-Miyaura反应是重要的碳碳键构建反应,至今为止已开发了多种亲电试剂与有机硼酸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a)Fu,G.C.Acc.Chem.Res.2008,41,1555.(b)Martin,R.;Buchwald,S.L.Acc.Chem.Res.2008,41,1461.(c)Kotha,S.;Lahiri,K.;Kashinath,D.Tetrahedron2002,58,9633.(d)Miyaura,N.;Suzuki,A.Chem.Rev.1995,95,2457.]。但烯丙醇衍生物与有机硼酸化合物的偶联反应报导却很少,且其研究主要局限在烯丙基伯醇衍生物的偶联反应中(Pigge,F.C.Synthesis2010,1745.)。Hayashi等开发的1,3-二取代烯丙基仲醇与芳基硼酸的偶联反应,但反应需要大量碱存在(Uozumi,Y.;Danjo,H.;Hayashi,T.J.Org.Chem.1999,64,3384.)。目前还缺少高效、高选择性、环境友好的烯丙基-芳基偶联反应。

手性1,3-二取代-3-芳基丙烯类化合物可有效制备芳基丙酸类抗炎镇痛药(陈志龙,吴毓林,伍贻康,有机化学,2002,22,22),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虽然有一些方法制备1,3-二取代-3-芳基丙烯类化合物,但其原料主要用芳基格氏试剂、芳基锌试剂或芳基铝试剂等强反应性亲核试剂。其反应原料需要预先制备,反应条件苛刻[(a)Lauer,A.M.;Mahmud,F.;Wu,J.J.Am.Chem.Soc.2011,133,9119.(b)Selim,K.B.;Nakanishi,H.;Matsumoto,Y.;Yamamoto,Y.;Yamada,K.;Tomioka,K.J.Org.Chem.2011,76,1398.(c)Polet,D.;Rathgeb,X.;Falciola,C.A.;Langlois,J.-B.;Hajjaji,S.E.;Alexakis,A.Chem.Eur.J.2009,15,1205.(d)Gao,F.;Lee,Y.;Mandai,K.;Hoveyda,A.H.Angew.Chem.,Int.Ed.2010,49,8370.]。

烯丙醇类化合物因羟基是很差的离去基团,所以不经活化的烯丙醇化合物的反应具有重要的挑战性。实现未经活化的烯丙醇类化合物与芳基硼酸的偶联反应无疑是绿色、原子经济的有机合成反应。至今为止,虽有一些烯丙醇与芳基硼酸的偶联反应被报导[(a)Manabe,K.;Nakada,K.;Aoyama,N.;Kobayashi,S.Adv.Synth.Catal.,2005,347,1499;(b)Kayaki,Y.;Koda,T.;Ikariya,T.Eur.J.Org.Chem.,2004,4989],但该反应主要集中在链状烯丙醇与芳基硼酸的反应,手性烯丙基仲醇与芳基硼酸的立体定向的反应还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环境友好的手性1,3-二取代-3-芳基丙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由金属钯配合物催化的手性烯丙烯丙醇与芳基苯硼酸反应,高效率、高选择性地合成手性1,3-二取代-3-芳基丙烯类化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1,3-二取代-3-芳基丙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在有机溶剂中,以金属钯与配体形成的钯配合物为催化剂,手性烯丙基醇化合物I或II和芳基硼酸类化合物III R3B(OH)2发生烯丙基-芳基偶联反应,生成手性1,3-二取代-3-芳基丙烯类化合物IV或V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97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