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带钢板形预测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9875.2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昊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38 | 分类号: | B21B37/3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钢板 预测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带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轧带钢板形预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冷轧带钢产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用户对带钢板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冷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已经成为一个被现代钢铁企业和大型研究机构所格外重视的重点研究课题。板形控制的原理是通过设计板形控制算法来计算各板形控制执行器的调节量,使各个板形调控手段相互配合,以最大程度的消除板形目标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偏差。
板形控制算法是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系统的核心内容,它的优劣性直接决定了板形控制效果的好坏。目前广泛采用的基于反馈控制思想的板形多变量优化控制方法通过在轧机出口处配置接触式板形仪在线测量实时板形信号,然后以板形目标值与实时测量值之间的偏差的平方和为评价指标函数,循环计算使得该评价指标函数取得最小值时的各板形调控装置在线调节量。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轧机本体与板形仪之间存在传输时滞,某一时刻板形仪实测的板形信号并不是轧机出口的即时板形信号,也就是说,传统板形控制方法是利用过去的板形信号来控制当前的板形,这也决定了很难获得高精度的板形控制效果。特别是当带钢加减速时造成轧制力大幅波动和轧机前后张力剧烈变化,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出口带钢板形缺陷。因此,现代冷轧企业生产线即使配置有最先进的板形检测装置,也还是未能有效消除冷轧带钢产品存在的板形缺陷,特别是中浪和边浪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轧带钢板形预测控制方法,以解决由于轧机本体与板形仪之间存在传输时滞而导致冷轧带钢产品板形控制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冷轧带钢板形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对于同一规格的冷轧带钢,建立对应的板形预测控制模糊推理模型:
IFΔF is FP and IFΔT1is T1P and IFΔT2is T2P and,THEN U=U1;
IFΔF is FP and IFΔT1is T1P and IFΔT2is T2Z and,THEN U=U2;
IFΔF is FP and IFΔT1is T1P and IFΔT2is T2N and,THEN U=U3;
IFΔF is FP and IFΔT1is T1Z and IFΔT2is T2P and,THEN U=U4;
IFΔF is FP and IFΔT1is T1Z and IFΔT2is T2Z and,THEN U=U5;
IFΔF is FP and IFΔT1is T1Z and IFΔT2is T2N and,THEN U=U6;
IFΔF is FP and IFΔT1is T1N and IFΔT2is T2P and,THEN U=U7;
IFΔF is FP and IFΔT1is T1N and IFΔT2is T2Z and,THEN U=U8;
IFΔF is FP and IFΔT1is T1N and IFΔT2is T2N and,THEN U=U9;
IFΔF is FZ and IFΔT1is T1P and IFΔT2is T2P and,THEN U=U10;
IFΔF is FZ and IFΔT1is T1P and IFΔT2is T2Z and,THEN U=U11;
IFΔF is FZ and IFΔT1is T1P and IFΔT2is T2N and,THEN U=U12;
IFΔF is FZ and IFΔT1is T1Z and IFΔT2is T2P and,THEN U=U12;
IFΔF is FZ and IFΔT1is T1Z and IFΔT2is T2Z and,THEN U=U14;
IFΔF is FZ and IFΔT1is T1Z and IFΔT2is T2N and,THEN U=U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9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容量的粘胶短纤维后处理生产线
- 下一篇:卡缘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