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耳咽管炎的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9972.1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民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4;A61P11/02;A61P2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耳咽管炎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耳咽管炎的配方。
背景技术
引起耳咽管炎的原因常常与上呼吸道炎症有关,如鼻炎,咽炎等,使鼻咽部粘膜充血,水肿,再蔓延到耳咽管。耳咽管炎若不根治容易复发,出现没有感冒症状的发烧,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影响听力,虽然市场上也有很多治疗耳咽管炎的药物,但是大多都只是消炎、消肿的药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去医院则疗程长,消费高,患者在身心有较大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市场上大多数药物只是起消炎、消肿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去医院则疗程长,消费高,患者在身心有较大损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耳咽管炎的配方,该配方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耳咽管炎的病症,效果显著,而且疗程短,成本低,制作简单,且对患者的身体无损害。
上述的一种治疗耳咽管炎的配方,其特征是:该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是:柴胡10~14份,半夏10~14份,白芷10~14份,党参13~17份,麻黄5~9份,细辛5~9份,甘草5~9份,蔓荆子8~12份,苍耳子8~12份,辛夷8~12份,石菖蒲8~12份,附子8~12份,黄芪18~22份,连壳18~22份,川芎28~32份,乌梅28~32份,海硝28~32份,生姜8~12份,可制成煎熬汁也可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
本发明的最佳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柴胡12份,半夏12份,白芷12份,党参15份,麻黄7份,细辛7份,甘草7份,蔓荆子10份,苍耳子10份,辛夷10份,石菖蒲10份,附子10份,黄芪20份,连壳20份,川芎30份,乌梅30份,海硝30份,生姜10份,可制成煎熬汁也可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
柴胡:有镇静的作用,用于内热烦躁引起的失眠多梦有一定的作用,能使吞噬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增强。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
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细辛: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甘草:具有抗炎、抗病毒,和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苍耳子:有发汗、祛风湿、止痛等功效,适用于风湿痛、头痛、肌肉麻痹、鼻渊(即类似于现代的慢性鼻炎)等疾患。
辛夷: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
石菖蒲: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附子: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
黄芪:是中药中最基本的用于提高肺与呼吸系统免疫能力的药材。
连壳:即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
乌梅:上能敛肺气,下能涩大肠,入胃又能生津、安蛔。
海硝: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生姜: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配方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耳咽管炎的病症,效果显著,而且疗程短,成本低,制作简单,且对患者的身体无损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发明的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柴胡12份,半夏12份,白芷12份,党参15份,麻黄7份,细辛7份,甘草7份,蔓荆子10份,苍耳子10份,辛夷10份,石菖蒲10份,附子10份,黄芪20份,连壳20份,川芎30份,乌梅30份,海硝30份,生姜10份,可制成煎熬汁也可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
其制成煎熬汁的制备方法是:浸泡10~15分钟后大火烧至药汁沸腾,然后文火熬制20~30分钟,取出煎熬液内服。
实施例二:本发明的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柴胡10份,半夏14份,白芷11份,党参16份,麻黄5份,细辛9份,甘草6份,蔓荆子11份,苍耳子8份,辛夷12份,石菖蒲11份,附子9份,黄芪21份,连壳19份,川芎28份,乌梅32份,海硝31份,生姜9份,可制成煎熬汁也可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
其制成煎熬汁的制备方法是:浸泡10~15分钟后大火烧至药汁沸腾,然后文火熬制20~30分钟,取出煎熬液内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民,未经李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9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