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椅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1100.9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5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羽飞 |
主分类号: | A47C4/48 | 分类号: | A47C4/48;A47C7/54;A47C7/4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张莉华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居用品或旅游用品,特别是一种折叠椅。
背景技术
折叠椅自从发明以来,因其结构轻便、可以叠放,便于搬动和收纳,获得了人们的喜爱,从野炊烧烤、休闲垂钓到家居生活,折叠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折叠椅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在进行改进,从最初的简易马扎,到如今的带扶手,带靠背的座椅系列。在舒适度,安全性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常规的折叠椅,其椅座和扶手部分均采用面料制作。因为折叠的需要,扶手采用了软性材料对扶手两端进行连接。人们坐在打开的折叠椅上,软布扶手会由于受到手臂的压力而向下弯曲变形,致使椅子的前后向中间收缩,使人们产生一种凹陷的感觉,坐下后感觉并不舒服。
为解决该问题,座椅设计领域的人员设计出硬质结构的折叠椅,如专利号CN201220694184.2“一种折叠椅”,它采用了四个交叉连接的收缩底座结构,靠背采用了一对立杆支撑。扶手结构的一端采用了在立杆上滑动的结构,并采用了锁紧闷盖固定,扶手的另一端,采用了折叠杆结构,折叠杆的底端支撑在收缩底座的前端连接件上。
该结构的折叠椅,人们坐在折叠椅上,仍然并不舒服。从其结构可知,其椅座的依靠收缩底座的四个连接件固定,人们坐在折叠椅上,仍然会产生凹陷,致使四个交叉的收缩底座向内收缩,使人们产生凹陷的感觉。另外扶手的前端通常是手臂放置的地方,由于折叠杆的底部仅仅支撑在连接件上,而并没有落地,折叠杆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致使扶手前端容易前倾,造成折叠椅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硬质扶手的折叠椅,结构稳固,折叠方便、舒适度好。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椅,包括面料制作的座椅和支架,座椅套接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左右互为对称的一对支架体通过前后两对交叉杆连接;所述支架体包括靠背杆、前支撑杆、后支撑腿、座椅支撑杆、扶手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所述前支撑杆为伸缩杆,由外杆和套接在外杆内部的内杆组成,内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站脚,外杆的顶端与扶手的底部通过转接件连接。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以及转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U字型,一水平转轴穿过两侧的连接孔,将靠背杆的底部、前支撑杆的底部转动连接;一竖直转轴穿过第一连接件底部的铰接孔,将第一连接件和前交叉杆底部铰接。
所述第三连接件为长条形,中间为凹槽,该凹槽与靠背杆配合,并通过凹槽的顶端和靠背杆转动连接,凹槽的一端有缺口,另一端和扶手的后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L型,第二连接件上有四个安装孔,其中两臂上各有两个安装孔,后支撑脚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三安装孔及第四安装孔固定连接,靠背杆的中部与第二安装孔转动连接,座椅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孔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臂夹角为13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靠背杆采用倾斜设计,扶手为硬质,且保留了适度的弧度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使用舒适,扶手的通过前支撑杆与地面接触,结构稳固;座椅采用一对平行的铝合金管支撑,抗变形效果好,不产生凹陷感。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外观图。
图2、折叠椅的支架结构图。
图3、收拢后支架结构的右视图。
图4、第一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5、第二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6、第三连接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椅,包括面料制作的座椅1和支架。其中支架均为铝合金管制成,它包括左右互为对称的一对支架体通过前交叉杆7和后交叉杆6连接;所述支架体包括靠背杆2、前支撑杆4、后支撑腿5、座椅支撑杆8、扶手3通过连接件连接或铆钉铆接而成。座椅1上有连接套,连接套套接在靠背杆2的上半部分和座椅支撑杆8上。
由于座椅支撑杆8为硬杆,套上了软布制作的座椅后,不会塌陷,稳定性好,坐在折叠椅上感觉舒适,所述软布包括有海绵内衬。
如图2、图3所示,后支撑腿5与后交叉杆6通过转接件10连接,扶手的底面和前支撑杆顶部通过转接件10连接。前交叉杆7的上部和前支撑杆4铰接。前支撑杆和座椅支撑杆8的侧面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羽飞,未经赵羽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1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镜及其弹性无铰链眼镜架
- 下一篇:偏振式两用3D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