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车窗玻璃升降器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2086.4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东;赵路涛;申晓东;李金广;康兰英;韩志风;刘明伟;闫彦朋;史金龙;展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16 | 分类号: | E05F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窗 玻璃 升降 装置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车窗玻璃升降器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该车窗玻璃升降器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如今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及人性化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要求汽车厂家要从各个系统考虑用户需求,全面提升车辆舒适性、易操作性。
其中,玻璃升降器作为用户经常需要操作的系统,应从日常使用的各种工况来考虑使用的方便性。在玻璃升降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需要将一个以上玻璃或四门玻璃都降下或升起的工况,一般做法为逐一操作对应玻璃升降器开关,如图1所示,分别操作左前门窗玻璃升降器开关、右前门窗玻璃升降器开关、右后门窗玻璃升降器开关、左后门窗玻璃升降器开关,达到四门玻璃都升起或降下的目的。该种方式操作繁琐,不方便,且耗时长,分散驾驶员注意力时间长,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车窗玻璃升降器装置,能够降低车窗玻璃升降控制的繁琐度,提高车辆操作的人性化,给用户带来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辆的车窗玻璃升降器装置,包括:多个车窗玻璃升降器和多个开关模块,所述多个车窗玻璃升降器中的每个车窗玻璃升降器分别与一个开关模块对应相连,每个开关模块包括车窗玻璃升降器开关,所述每个开关模块中的车窗玻璃升降器开关被触发时,与该开关模块对应的车窗玻璃升降器开始工作以控制对应的车窗玻璃上升或下降;主控开关组件,所述主控开关组件与所述多个开关模块分别相连,当所述主控开关组件被触发时,所述多个开关模块分别控制所述多个车窗玻璃升降器中一个以上的车窗玻璃升降器开始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车窗玻璃升降器装置,通过在原来玻璃升降器的基础上增加主控开关组件,实现操作一个开关即能控制车窗玻璃升降器进行工作,以达到控制多个车窗玻璃同时升降的目的,大大降低了车窗玻璃升降控制的繁琐度,提高车辆操作的人性化,提高了用户体验,给用户带来方便,保证车辆驾驶安全。并且,本发明在原来玻璃升降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于实现,投入成本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的车窗玻璃升降器装置还包括:车窗玻璃升降器主控模块,所述车窗玻璃升降器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开关组件相连,所述车窗玻璃升降器主控模块接收到所述主控开关组件被触发的信号后生成升/降命令,并将所述升/降命令发送至CAN/LIN总线;多个车窗玻璃升降器控制模块,所述多个车窗玻璃升降器控制模块与所述多个车窗玻璃升降器对应相连;其中,所述车辆的车身控制模块与所述多个车窗玻璃升降器控制模块相连,所述车身控制模块通过所述CAN/LIN总线接收到所述升/降命令,并将所述升/降命令发送至所述多个车窗玻璃升降器控制模块以实现对多个车窗玻璃升降器的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车窗玻璃升降器包括左前门车窗玻璃升降器、右前门车窗玻璃升降器和左后门车窗玻璃升降器、右后门车窗玻璃升降器,所述多个开关模块包括左前门开关模块、右前门开关模块和左后门开关模块、右后门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左前门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中的线圈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中的开关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中的开关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中的开关的第三触点与所述左前门车窗玻璃升降器的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继电器中的线圈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中的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中的开关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中的开关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中的开关的第三触点与所述左前门车窗玻璃升降器的另一端相连;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继电器中的线圈的另一端相连;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20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多用途梯子
- 下一篇:一种红外激光自动感应防夹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