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缆智能仿真实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3073.9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3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研;朱立位;尹雷;杨浩;周光宇;张勇;王伟华;吴茂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朱显国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智能 真实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缆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力电缆智能仿真实训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传输和分配电能的重要载体,能够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改善环境的美观性。在大城市和供电密集场所,电力电缆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是架空线路无法替代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电缆在电力传输和分配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电力电缆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电网对电力电缆提出的新要求,制造电力电缆的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电缆的电压等级逐渐增高,功能不断增强和细分,电力电缆的品种越来越多。而且电力电缆故障情况及埋设环境比较复杂,变化多,测试人员应熟悉电缆的埋设走向和环境,确切地判断出电缆故障性质,选择合适的仪器与测量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工作,才能顺利地测出电缆故障点。
电力电缆的安装与试验等工作对于从事电力电缆安装与运行维护工作的人员有着很高的技术技能要求,因此加强对从事电力电缆安装与运行维护检修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智能化的电力电缆智能仿真实训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电力电缆智能仿真实训系统,包括上位机、故障模拟控制箱、进线电缆、出线电缆、第一电缆托架和第二电缆托架,所述上位机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故障模拟控制箱实现数据交换,进线电缆一端固定在第一电缆托架上,进线电缆另一端与故障模拟控制箱一端相连接;出线电缆一端与故障模拟控制箱另一端相连接,出线电缆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电缆托架上;所述进线电缆和出线电缆两端都设置有电缆终端接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发明电力电缆智能仿真实训系统中故障模拟控制箱的故障模拟器,能够模拟电力电缆发生故障时的参数变化,揭示不同运行状态下电力电缆参数变化的规律性,提高从业人员实际操作技能以及维护、检修和测试技术水平;2)本发明电力电缆智能仿真实训系统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进出线电缆可以随时更换,以满足对多位培训学员进行个性化测试考核;3)本发明电力电缆智能仿真实训系统中报警模块,可以实时监测无线通讯模块的工作状态,便于培训人员正确判断电力电缆智能仿真实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力电缆智能仿真实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力电缆智能仿真实训系统中故障模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力电缆智能仿真实训系统中绝缘电阻测试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电力电缆智能仿真实训系统中相位测试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 故障模拟控制箱、2. 进线电缆、3.出线电缆、4.第一电缆托架、5.第二电缆托架、6.电缆终端接头、7.故障模拟器、8.电缆固定夹、9.接线铜排、10.固定夹、11.托盘、1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力电缆智能仿真实训系统,包括上位机、故障模拟控制箱1、进线电缆2、出线电缆3、第一电缆托架4和第二电缆托架5,所述上位机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故障模拟控制箱1实现数据交换,进线电缆2一端固定在第一电缆托架4上,进线电缆2另一端与故障模拟控制箱1一端相连接;出线电缆3一端与故障模拟控制箱1另一端相连接,出线电缆3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电缆托架5上;所述进线电缆2和出线电缆3两端都设置有电缆终端接头6。
所述故障模拟控制箱1包括故障模拟器7、电缆固定夹8和接线铜排9,故障模拟器7设置在故障模拟控制箱1内,电缆固定夹8固定在故障模拟控制箱1与进线电缆2、出线电缆3连接口处,接线铜排9位于故障模拟器7和电缆固定夹8两者之间;进线电缆2和出线电缆3的一端分别通过电缆固定夹8固定在故障模拟控制箱1内,进线电缆2和出线电缆3的电缆终端接头6通过接线铜排9与故障模拟器7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缆托架4和第二电缆托架5都包括固定夹10、托盘11和支架12,托盘11顶端设置有固定夹10,托盘11顶端设置有支架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3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