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AT1基因的应用及恢复EAT1基因缺失导致水稻雄性不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3378.X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兵;牛宁宁;罗治靖;陈明姣;袁政;梁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C12N15/84;A01H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at1 基因 应用 恢复 缺失 导致 水稻 雄性不育 方法 | ||
1.一种EAT1基因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AT1基因编码如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所述的应用是:通过基因变异或抑制表达获得水稻雄性不育株系并可以用来生产种子。
2.一种恢复EAT1基因缺失导致水稻雄性不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引物扩增EAT1基因,使用遗传转化手段转化突变体植株,能够使得突变体恢复到野生型表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恢复EAT1基因缺失导致水稻雄性不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AT1基因编码如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恢复EAT1基因缺失导致水稻雄性不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含EAT1互补构建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EHA105转入所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系,培育,即得;其中EAT1互补构建含有编码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携带表达EAT1互补构建载体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EHA105;
(b)将水稻细胞或组织或器官与步骤(a)中的农杆菌接触,从而使编码如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的核苷酸转入水稻细胞,并且整合到水稻细胞的染色体上;
(c)选择转入所述核苷酸的水稻细胞或组织,再生,获得水稻植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337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