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菊花无土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3530.4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潜溪山庄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1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菊花 无土栽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草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菊花无土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花,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其花瓣呈舌状或筒状。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草木灰的价值,早已被人们认可,应用最多的情况是将其作为肥料直接加入到农田中,但是由于草木灰的飞散性,遇到大风天气,施用时,会造成浪费,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
菊花常规的种植方法是大田土栽,或盆栽,将药渣、草木灰改性后专用于菊花的无土栽培基质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菊花无土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菊花无土栽培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体积比的组分原料:
泥炭30-40、珍珠岩15-20、蛭石粉10-12、改性药渣15-20、改性草木灰5-10。
所述的改性药渣的改性方法为:
将收集来的药渣放入到10-15%的醋水溶液中浸泡4-5小时后,捞出,再温度40-45℃下烘干至含水量2-3%,然后立即加入药渣重量2-3%的聚乙二醇200、1-2%的桉树油混合均匀,再加入10-15%河砂、3-4%的羧甲基纤维素,充分混合、造粒,即可;
所述的改性草木灰的改性方法为:
将草木灰投入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草木灰重量3-4%的硅藻土,2-3%的月桂醇磺酸钠、1-2%的平平加O、1-2%的柠檬酸三丁酯、4-5%的氧化铝、1-2%的贯众水提物, 以1000-1200转/分的转速高速搅拌,研磨,得到分散浆料,浆料造粒,烘干即可。
菊花无土栽培基的制备方法:按配方体积比,将泥炭、珍珠岩、蛭石粉、改性药渣、改性草木灰,混合,即可。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栽培基,具有质量轻,通气性高、保水性高的优点,且营养丰富,将草木灰进行改性造粒,有效改善了草木灰的飞散性和碱性,减少了草木灰的风吹损失,实了废物利用的经济效益,将药渣改性造粒,更方便使用,用来代替部分泥炭,减少了泥炭的用量,价低了成本,实现了废物利用的循环经济效率,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社会价值。
用本发明的栽培基可以用于菊花的无土栽培,栽培的菊花幼苗生长快,花期长,花色艳丽,病虫害发生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菊花无土栽培基,包括下列体积比的组分原料:
泥炭35、珍珠岩18、蛭石粉12、改性药渣18、改性草木灰10。
无土栽培基的制备方法:
(1)改性草木灰的制备方法为:
将草木灰投入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草木灰重量4%的硅藻土,3%的月桂醇磺酸钠、1%的平平加O、1%的柠檬酸三丁酯、5%的氧化铝、1%的贯众水提物, 以1000-1200转/分的转速高速搅拌,研磨,得到分散浆料,浆料造粒,烘干即可;
(2)改性药渣的改性方法为:
将收集来的药渣放入到10%的醋水溶液中浸泡4小时后,捞出,再温度40℃下烘干至含水量2-3%,然后立即加入药渣重量3%的聚乙二醇200、1%的桉树油混合均匀,再加入12%的河砂、3%的羧甲基纤维素,充分混合、造粒,即可。
(3)按配方体积比,将泥炭、珍珠岩、蛭石粉、改性药渣、改性草木灰,混合,即可。
无土栽培菊花:
4月中旬,截取嫩枝11cm长作插穗,插后精心管理,在22℃下,30天即可移植到直径为30cm的塑料盆,盆中加入本发明的栽培基,培养12-18个月后开花,成花率达到65%左右,花色艳丽,花径可达15-20cm,整个栽培期间未发生病虫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潜溪山庄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潜溪山庄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3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