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3799.2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深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537505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腐熟 还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秸秆堆积腐熟还田的技术应用方法,特别是秸秆腐熟还田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秸秆还田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水稻第二季收割后,稻田翻耕、起垄用于蔬菜作物种植,能切实有效利用土地资。稻田翻耕、起垄时稻田泥土一般需要保持干爽,这时稻田秸秆直接覆盖还田腐熟不利于实际操作。若进行全量秸秆深层填埋虽可以保留秸秆中能源物质,但由于水稻田水稻种植、水稻第二季收割后稻田翻耕、起垄不能很好的达到秸秆还田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水稻第二季收割后,稻田翻耕、起垄时秸秆不能较好还田提出了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技术法(方法),解决了秸秆不能较好还田的问题,为蔬菜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有机肥料。
本发明技术方案:
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在水稻第二季收割后,使用机械设备对稻田纵向翻耕、开沟、起垄,在每条垄中间再开挖30-40厘米宽深30-40厘米的深沟,将水稻秸秆均匀摊铺入所述深沟,摊铺高度与垄高平齐,使用1:200用水稀释的腐熟剂对秸秆浇注,浇注总量与总秸秆重量比为1:10;使用土壤对水稻秸秆封盖严实,10-15天后对田垄休整平整。
根据起垄的情况这里提供了根据上述方案改进方案:水稻第二季收割后,使用机械设备对稻田纵向翻耕、开沟、起垄,将水稻秸秆均匀摊铺入相隔的沟中两端使用泥土填实,摊铺高度高于垄高平10-20厘米,使用1:200用水稀释的腐熟剂对秸秆浇注,浇注总量与总秸秆重量比为1:10;使用薄膜对秸秆盖封严实,10-15天后对秸秆取出使用,所述沟即可重新疏通使用。
本发明技术优点:
1、水稻秸秆堆积腐熟快,能够为接下来蔬菜种植用作有机肥料使用。
2、填埋秸秆不深,秸秆腐熟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及分解出能源物质,增加土壤养分、提高有机质含量。 3、对在田沟中堆积腐熟秸秆能够用作有机肥料,施用时切实减少劳动量。
4、能够快速对水稻秸秆有效利用,为接下来蔬菜种植减少了肥料施加,减少成本支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秸秆还田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秸秆还田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所用腐熟剂可参现有技术,对于不同的腐熟剂其使用方法依据本发明中配比使用、亦可参照腐熟剂说明书使用。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水稻第二季收割后,使用机械设备对稻田纵向翻耕、开沟、起垄,在每条垄中间开挖40厘米宽深40厘米的深沟,将水稻秸秆(1)均匀摊铺入所述深沟,摊铺高度与垄高平齐,使用1:200用水稀释的腐熟剂对水稻秸秆(1)浇注,浇注总量与总水稻秸秆(1)重量比为1:10;使用土壤翻盖严实,10天后对田垄翻盖平整。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水稻第二季收割后,使用机械设备对稻田纵向翻耕、开沟、起垄,在,将水稻秸秆(1)均匀摊铺入间隔的沟中两端使用泥土填实,摊铺高度高于垄高平20厘米,使用1:200用水稀释的腐熟剂对水稻秸秆(1)浇注,浇注总量与总水稻秸秆(1)重量比为1:10;使用薄膜(2)对水稻秸秆(1)盖封严实,15天后对秸秆取出使用,所述沟即可重新疏通使用。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水稻第二季收割后,使用机械设备对稻田纵向翻耕、开沟、起垄,在每条垄中间开挖30厘米宽深30厘米的深沟,将水稻秸秆(1)均匀摊铺入所述深沟,摊铺高度与垄高平齐,使用1:200用水稀释的腐熟剂对水稻秸秆(1)浇注,浇注总量与总水稻秸秆(1)重量比为1:10;使用土壤翻盖严实,15天后对田垄翻盖平整。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水稻第二季收割后,使用机械设备对稻田纵向翻耕、开沟、起垄,在,将水稻秸秆(1)均匀摊铺入间隔的沟中两端使用泥土填实,摊铺高度高于垄高平10厘米,使用1:200用水稀释的腐熟剂对水稻秸秆(1)浇注,浇注总量与总水稻秸秆(1)重量比为1:10;使用薄膜(2)对水稻秸秆(1)盖封严实,15天后对秸秆取出使用,所述沟即可重新疏通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深,未经高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3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 下一篇:犬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