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抓取孢囊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4318.X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1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燕;周勋波;段玉玺;彭德良;欧阳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 |
地址: | 530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抓取 孢囊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抓取孢囊工具。
背景技术
孢囊线虫是一类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经常发生并具有重要经济性的植物寄生线虫,它们会引起许多重要作物的产量损失。其成熟雌虫死亡后,表皮会逐渐变厚、变硬,颜色变为淡褐至深褐色,最后形成孢囊从植物根部脱落,混在土壤颗粒中,孢囊的大小约为0.5-0.9mm×0.3-0.7mm,多为柠檬形或球形。把孢囊从土壤中分离出来是研究各种孢囊线虫的重要技术手段。从土壤中分离线虫孢囊的方法很多,其中土样悬浮过筛法除标准筛外,不需要其他仪器及装置便可实现分离目的,操作简单,并且能保证孢囊内卵的生活力,但分离后的孢囊常常与土壤小颗粒以及植物组织碎屑等混杂在一起,另外,孢囊的表皮光滑,不易进一步提取。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尚有必要发明一种简易的工具对经过分离后仍含有杂质的孢囊进行分离提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发明了一种分离抓取孢囊工具,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抓取孢囊工具,包括:
空心杆;
毛束,其一端与所述空心杆一端固定连接;
分离棒,其一端与所述空心杆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空心杆直径为0.5-0.8cm,所述空心杆长度为10-12cm。
所述毛束为用细毛集成毛笔头状的一束毛,基部直径为1-2mm,末端渐细,毛束长度为0.8-1cm,且毛束基部端平整,基部端与空心杆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细毛的材质为狼毫材料。
所述分离棒为大头针状,且针头稍尖,针尾部插入空心杆另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分离棒直径为1-1.5mm,长度为4-5cm。
优选的是,所述空心杆的一端与毛束基部端用中性树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杆的另一端与捉取棒用中性树胶进行固定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为一种分离抓取孢囊工具,实现分离抓取一体化,使用方便,分离抓取效率高;
2、本发明进一步优点是分离抓取孢囊的过程能保证孢囊的完整性和内卵的生活力,实用性较强;
3、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点是只需用树胶对各部件进行粘固,便可制造出来,制造方法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快速分离抓取孢囊工具结构示意图;
其中:1、毛束;2、空心杆;3、分离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分离抓取孢囊工具,包括:空心杆2;毛束1,其一端与所述空心杆2一端固定连接;分离棒3,其一端与所述空心杆2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空心杆2直径为0.8cm,所述空心杆2长度为12cm。
所述毛束1为用细毛集成毛笔头状的一束毛,基部直径为2mm,末端渐细,毛束1长度为1cm,且毛束1基部端平整,基部端与空心杆2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细毛的材质为狼毫材料。
所述分离棒3为大头针状,且针头稍尖,针尾部的二分之一插入空心杆2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分离棒3直径为1.5mm,长度为4cm。
所述空心杆2的一端与毛束1基部端用中性树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杆2的另一端与捉取棒3用中性树胶进行固定连接。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个简便制作方法:
所述材料为小号细毛勾线笔,空心杆为小号细毛勾线笔的笔杆,毛束为小号细毛勾线笔的笔毛做成的毛束,分离棒为大号缝衣针。
第一步:取笔杆直径为0.8cm的绘画用小号细毛勾线笔,笔杆有中空和实心两种,本设计选笔杆中空型的;
第二步:为了操作使用方便,将购买的笔用刀截成两段;
第三步:将新勾线笔的笔头用锋利的剪刀从基部四周剪掉一圈,剩下大约一半,笔毛处于中心位置,剪齐末端即可;
第四步:取大号缝衣针,用钳子去尖,用磨石磨光到稍尖,将另一瑞插入笔杆中,用中性树胶和牙签固定,即制成分离抓取孢囊的小工具。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43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