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分离器以及发动机缸盖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4686.4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强;张应兵;邱若友;刘俊;倪成鑫;何月涛;邹凯;罗俊;田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F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分离器 以及 发动机 缸盖 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以及发动机缸盖护罩。
背景技术
汽车的发动机缸盖护罩的作用是密封曲轴箱和承担曲轴箱的呼吸作用。现代汽油机发动机由于排放法规的要求一般都采用闭式的呼吸系统,而且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人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于内燃机的机油携带量的要求也越发苛刻。这就需要运用现有技术在有限空间结构中快速、有效的将曲轴箱窜气进行分离,以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以及发动机缸盖护罩,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优化油气分离室的空间布局,不仅提升了加工工艺,而且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油气分离器,其特点是,所述油气分离器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主体,以及将所述主体分隔成按照四行两列排布的预分离室、第一分离室、第二混合室、第二分离室、第一混合室、第一撞击室、第三混合室和第二撞击室的隔板总成;其中,所述预分离室、第一分离室、第二混合室和第二分离室顺次地位于第一列上,所述第一混合室、第一撞击室、第三混合室和第二撞击室顺次地位于第二列上,所述预分离室和第一混合室位于同一行上;其中,
所述预分离室通过其与第一混合室的公共侧壁上的多个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混合室连通;所述第一混合室通过其与第一撞击室的公共侧壁上的多个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撞击室连通;所述第一撞击室通过其与第一分离室的公共侧壁底部的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分离室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室通过其与第二混合室的公共侧壁上的多个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混合室连通;
所述第二混合室通过其与第三混合室的公共侧壁上的多个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混合室连通;所述第三混合室通过其与第二撞击室的公共侧壁上的多个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撞击室连通;所述第二撞击室通过其与第二分离室的公共侧壁底部的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分离室连通;
所述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均与油底壳连通;
所述第一混合室、第一撞击室、第二混合室、第三混合室和第二撞击室内设置有用于采集油滴并且将采集到的油滴分别一一对应地输送至第一撞击室、第一分离室、第三混合室、第二撞击室和第二分离室的油道;所述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内设置有用于采集油滴并且将采集到的油滴分别一一对应地输送至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内的油道。
优选的是,所述隔板总成包括三块彼此平行的横向隔板和一块分别与所述三块横向隔板垂直交叉的纵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板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纵向隔板沿各个横向隔板的纵向中心线与所述各个横向隔板垂直交叉。
优选的是,所述纵向隔板与三块横向隔板一体成型。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通孔为弧形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弧形孔的圆弧半径。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均为沉头孔。
优选的是,所述预分离室、第一分离室、第二混合室、第二分离室、第一混合室、第一撞击室、第三混合室和第二撞击室的各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竖直的波纹结构。
所述发动机缸盖护罩,其特点是,所述发动机缸盖护罩包括护罩本体,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护罩本体内部的进气侧挡油板和排气侧挡油板,所述进气侧挡油板和排气侧挡油板上分别设置有上述油气分离器;其中
位于进气侧挡油板上的油气分离器的预分离室和位于排气侧挡油板上的油气分离器的预分离室均与用于排出油气混合气体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位于进气侧挡油板上的油气分离器的第二分离室通过曲轴箱强制通风阀与进气歧管连通;所述位于进气侧挡油板上的油气分离器的第二分离室通过空气滤清器与所述进气歧管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护罩本体由PA66-GF35工程塑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护罩本体的后端布设有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油气混合气中空气与油滴的密度不同,在混合气体流动的过程中分别通过预分离室、第一混合室、第一撞击室、第一分离室、第二混合室、第三混合室、第二撞击室和第二分离室,从而达到油滴与空燃混合气有效分离的目的,能够有效及迅速地降低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机油携带量,使产品大大降低机油耗,并更具环保特征;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组成图1中所示的隔板总成的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4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