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5829.3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1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堂;周兴;曲绍鹤;王明;吴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黄德海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水器 用水口 开关阀 感应器 控制器 感应器控制 开关阀打开 用户使用 排出 水资源 智能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该电热水器包括:主体、开关阀、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主体具有用水口;所述开关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用水口,所述开关阀与所述用水口相连;所述感应器用于检测从所述用水口排出的水是否被人使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感应器和所述开关阀相连,以根据所述感应器控制所述开关阀打开或关闭所述用水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水器,使用方便,且避免浪费水资源,而且还使电热水器智能,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了电热水器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热水器及该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热水器没有自动控制水流的功能,在电热水器的使用过程中,无法自动控制电热水器的出水和关闭,导致电热水器使用不便,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自动打开和关断水流功能的电热水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该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水器,包括:主体、开关阀,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主体具有用水口;所述开关阀与所述用水口相连,所述开关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用水口;所述感应器用于检测从所述用水口排出的水是否被人使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感应器和所述开关阀相连,以根据所述感应器控制所述开关阀打开或关闭所述用水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水器,通过设置开关阀和感应器,在需要使用电热水器内的水时,可以控制开关阀打开用水口,以供使用,在不需要使用电热水器内的水时,可以控制开关阀关闭用水口,以避免浪费水。由此,通过感应器可以快速及时的了解电热水器的使用情况,从而对开关阀进行控制,以便于及时地打开或关闭用水口,方便电热水器的使用,以及避免浪费水资源,而且还使电热水器智能,提高了电热水器的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热水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传输线束相连。由此,可以使感应器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稳定的传输信号,便于电热水器的快速反应,进一步地节约用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应器上设有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所述控制器连接有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相适配的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由此,感应器和控制器之间传输的是无线信号,避免了对感应器的安装位置的限定,该感应器可以安装在任意位置,便于电热水器的设计和安装,提高了电热水器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热水器包括花洒喷头,所述花洒喷头通过软管与所述开关阀相连,所述感应器设在所述花洒喷头上。由此,不仅可以进一步准确地检测电热水器输出的水是否被人使用,而且还进一步地避免浪费水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花洒喷头内设有水流发电机和电池,所述感应器分别与所述水流发电机和所述电池相连。由此,可以通过水流发电机对感应器及其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供电以及对电池进行充电,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能环保,而且无需另外专门对电池进行充电,便于电热水器的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应器为红外感应装置或热源感应器或触摸感应器。由此,使感应器的检测结果准确,便于电热水器的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应器设在所述主体或墙壁上。由此,便于感应器的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体上设有罩住所述开关阀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主体通过螺栓连接。由此,有效的保护开关阀,降低其故障率,提高电热水器的使用寿命,且降低了电热水器的维护成本,此外,还使电热水器的外形美观,便于用户使用。通过螺栓连接防护罩和主体使该防护罩安装方便且便于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5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