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肋开槽型风力机叶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6706.1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文;马剑龙;刘雄飞;魏海姣;董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郭德忠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槽 风力机 叶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机叶片,具体涉及一种加肋开槽型风力机叶片,属于风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力机是通过风轮叶片汲取风能,进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风力机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的关键动力部件,决定着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率。风力机叶片由叶片翼型和叶根两部分组成,叶片翼型部分结构决定着风轮的气动性能优劣,叶根部分主要担负叶片翼型部分与轮毂的连接,起到叶片支撑和定位的作用。
传统风力机叶片翼型的结构来源于航空翼型,导致传统风力机翼型叶片在使用中存在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缺陷:
1、当运行在低雷诺数时,叶片前缘对粗糙度的变化较敏感,升阻比恶化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其功率输出的平稳性。
2、在较宽尖速比范围内功率系数变化易产生大幅度波动,且容易发生失速现象,功率峰值亦存在较大的波动性。
3、风力机启动风速要求较高,不适合低速风能资源的利用。
4、风能利用率低,导致风力发电系统整体风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5、运行中气动噪声大,影响周围环境。
6、为追求高的风能利用率,叶片翼型设计较薄,抗弯曲能力差,易损伤,造成风力机设备运行中由于振动而造成的疲劳损伤事故多发。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风能的有效利用和风力机产业的发展进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肋开槽型风力机叶片,能够在保证风力机叶片在具有较高气动性能的基础上同时具备高的结构强度,从而有效提升风力机叶片运行过程中的抗弯能力,解决风力机因振动而产生疲劳损伤,进而造成风力机运行寿命严重缩水的难题,本发明的风力机叶片还具备启动风速低、风能利用系数高、工作噪声低以及功率输出特性平稳的特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肋开槽型风力机叶片由叶片翼型和叶根两部分组成,叶片翼型部分表面的三维结构由十个翼型面翼型曲线连续光滑过渡生成;所述每个翼型面翼型曲线分别由背风面曲线和迎风面曲线组成,所述背风面曲线上具有下凹和上凸曲线;定义坐标系的原点为第一翼型面翼型曲线的前缘点,叶片叶展方向为Z轴的正方向,风轮轴的方向为Y轴方向,另一同时垂直于Z轴和Y轴的方向为X轴方向,同时定义所述十个翼型面翼型曲线的0°旋转角位于X正向轴上,Y正向轴为90°旋转角;所述十个翼型面翼型曲线的前缘点坐标按所属空间位置依次为(0,0,0)、(0,0,70)、(0,0,140)、(0,0,210)、(0,0,280)、(0,0,350)、(0,0,420)、(0,0,490)、(0,0,560)、(0,0,595);所述十个翼型面分别平行于X0Y平面且依次沿Z轴的正方向排列,所述十个翼型面在过各自前缘点且垂直于Z轴的平面内以其前缘点为中心旋转的角度依次为:28.95°、20.10°、14.00°、10.07°、7.69°、6.26°、5.19°、3.87°、1.71°、0.12°;所述十个翼型面翼型曲线连续光滑过渡后生成叶片翼型部分表面;其中,所述十个翼型面背风面曲线的下凹曲线光滑过渡后生成叶片翼型部分表面的开槽结构,十个翼型面背风面曲线的上凸曲线光滑过渡后生成叶片翼型部分表面的加肋结构;加肋中心的位置在以翼型面翼型曲线前缘点为基点弦线方向的90%处,开槽中心的位置在以翼型面翼型曲线前缘点为基点弦线方向的51%处。
叶根由固定段和过渡段组成,固定段为矩形结构,其上加工有Y轴方向的螺栓孔,螺栓孔用于与风轮机轮毂固定连接,过渡段连接固定段和叶片翼型的第一翼型面。
叶片具体生产实现工艺,可通过上述十个特征翼型面曲线实际结构和三维空间相对位置关系定义连接光滑过渡生成叶片外形结构的加工模具,进而通过例如模具注塑等工艺实现叶片的实体加工。
有益效果:
1)低启动风速。本发明的叶片可在2.7m/s来流风速下启动工作,较传统翼型叶片大于3m/s的启动风速,有明显的优势,更适合低风速地区或城市低品质风能的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6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