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俯仰油缸卸压对料机回转轴承更换的浮动顶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7735.X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9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贾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20 | 分类号: | B65G6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俯仰 油缸卸压 回转 轴承 更换 浮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料机回转轴更换操作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俯仰油缸卸压对料机回转轴承更换时的浮动顶升方法。
背景技术
取料机是现代化工业大宗散状物料连续装卸的高效设备,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冶金、水泥、钢铁厂、焦化厂、储煤厂、发电厂等散料(矿石、煤、焦炭、砂石等)存储料场的堆取作业。生产中,取料机的回转半径以及上部结构件的安装高度一般都达到数十米,如果采用顶升法更换回转轴承,需要将取料机的上部结构件整体抬升至合适的高度,而取料机的上部结构件都在240 吨左右。由此可见,顶升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为了降低作业风险,将顶升作业的最大风险控制在可以调控的范围内,一般需要降低取料机上部结构件的重心高度,并且要避免重心超出取料机的支持范围内。同时还需要降低各支持点的负载,以提高取料机顶升操作的安全系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俯仰油缸卸压对料机回转轴承更换时的浮动顶升方法。
为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利用俯仰油缸卸压对料机回转轴承更换时的浮动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料机的悬臂处于与料机走行方向垂直且基本水平的位置;
(2)在悬臂的前端正下方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之间设有物料堆或安放辅助支撑架,其高度以可接触到悬臂底部为准;
(3)分别测量俯仰油缸有缸腔和无杆腔的压力,通过活塞平衡方程式计算油缸所受负载,并根据负载情况和力矩公式来计算并判断上部结构件的重心位置是否处于回转中心偏悬臂侧。否则调整上部结构件的尾端配重量,确保其重心处于回转中心偏悬臂侧;
(4)启动俯仰机构,俯仰油缸收缩,做悬臂向下的动作,使悬臂与物料堆或辅助支撑有效接触;
(5)继续启动俯仰机构,俯仰油缸收缩,做悬臂向下的动作,此时因悬臂得到物料堆或辅助支撑有效支撑而不再继续下降至液压系统安全阀卸压或溢流阀卸荷;
(6)拆除俯仰油缸体上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油管接头,或通过俯仰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测压接头进行油缸卸压,使俯仰油缸的活塞保持浮动,则上部结构件因重心偏移对俯仰油缸作用产生的负载完全消失,其作用力完全转移至悬臂的前端正下方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之间设有物料堆或安放辅助支撑架上;
(7)回转平台下方,回转轴承周围安装千斤顶,通过对对千斤操作,完成回转平台及上部结构件回转中心处的顶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的步骤(7)中安装至少有三个千斤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因油俯仰油缸的活塞处于不受力的浮动状态,整个上部结构件重力分别作用在悬臂正下方的固定支撑和回转平台上,并且这种受力状态不会因为上部结构件在回转中心处上升或下降而发生改变,始终可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
更换回转轴承需要对上部结构件做顶升和下降作业时,无需对整个上部结构件进行整体顶升,而只是对上部结构件回转中心处进行顶升,则顶升力小,操作容易。
对上部结构件的顶升操作是通过直接对处于回转中心处的回转平台的顶升操作完成的,当上部结构件在回转中心一侧发生高度变化时,上部结构件处于悬臂下方的固定支撑处的高度不发生变化,所以上部结构件会发生角度的变化,而因俯仰油缸的浮动,且回转平台与上部结构件之间为销轴联接,回转平台可始终随各千斤顶的高度变化而同步变化,并同时绕与上部结构件联接的销轴做同步的转动,可保持一种相对水平状态,该相对水平的状态有利于其下方的回转轴承的更换。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料机上部结构件示意图。
附图2是回转平台示意图。
附图3是俯仰油缸示意图。
附图4是回转轴承示意图。
附图5是顶升操作开始前的整体布置示意图。
附图6是保持俯仰油缸浮动且负载为零的液压原理图。
附图7是上部结构件及回转平台被顶升后的整体布置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为:
1.上部结构件 2. 销轴
3.俯仰油缸 4. 回转平台
5.回转轴承 6.千斤顶
7.门架 8.物料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77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浪边式翼缘板组合结构连接键
- 下一篇:真空吸料除尘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