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酥银杏果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8030.X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1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年;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酥 银杏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酥银杏果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俗称白果,具有很好的药用及食用价值,白果可食部分为种仁,种仁胚乳肉质,口腻甜略苦。白果种子鲜嫩,生食熟食均可,生食味清香,肉脆,生食量多易中毒,因此一般除药用生食外大多以熟食作为烹饪食品或休闲食品食用。白果种仁作为菜肴佐料在国内、国际均为有名,多与猪、羊、牛肉及禽蛋类相配,采用炒、蒸、煨、炖、焖、烩、烧、熘等多种烹饪方法制成美味佳肴。由于银杏具有很好的滋养功效和保健作用,近年不断有不同生产方法制成的休闲食品供应市场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如中国专利(CN 102138681A)公开了一种冻干银杏果的制备方法,其制作方法为:先将去掉外种皮的银杏进行烫洗、去掉内种皮,经脱苦、硬化和二次糖煮、糖渍加工处理,经真空冷冻干燥达至含水率3%以下,产品含糖量达9-15%,最后采用除氧包装,得冻干银杏果产品,该方法虽给人们提供了适宜在休闲、旅行时携带、食用方便的有益食品,但其制作工艺烦杂,冷冻耗能较多,生产成本高,造成产品价格较贵,不适宜大众性消费;中国专利(CN 102488260A)还公开了一种酥香脆银杏果仁的制备方法,该发明的突出特点是能给人们提供多样不同口味的产品,其制备工艺是先将银杏果仁冷冻,使之冻透后,再采用真空低温油浴脱水,油浴后经脱油处理后立即撒上调味料,搅拌均匀,用铝箔袋真空充氮热合密封,得产品,其制备过程是将银杏果先冷冻再经油浴脱水,生产耗时长,费功,耗能高,生产重用大,特别是油浴过程形成最终的油炸食品,缺乏果仁的自然风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区别于现有加工技术及方法,将带壳的银杏果制成一种色泽光亮、形状整齐,肉质脆酥、甜咸适口,芳香浓郁,风味别致的休闲型食品,使人们对食用银杏制品有更多的选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香酥银杏果的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香酥银杏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1)选料 选用新鲜、形态完整、个匀、果肉饱满的银杏果,清洗干净并晒干外壳表面水分备用;
(2)捶裂 将晒干后的银杏果用石捶逐个轻敲,使外壳微裂,但不分开;
(3)腌制 将敲裂外壳的银杏果浸没于含有重量百分比为5%—8%的食盐溶液中进行腌制,时间为1.5-3天;
(4)漂洗 腌制后的银杏果浸没在清水中反复浸泡5次,每次1小时,期间每一次均应捞入筛内沥尽果壳中的水分至漂洗干净,以去除苦咸味,最后捞出沥干水分;
(5)糖渍 取白砂糖加水制成浓度为50%(W)的糖液,加热煮沸后,按糖液与银杏果的重量比为1:1的比例倒入缸中,糖渍48-72小时,其间每隔8小时翻动1次;
(6)糖煮 将银杏果连同糖液混合物料倒入蒸煮锅内,加入混合物料重量百分比为0.25-0.5%的甘草粉和0.04-0.08%的五香粉,同时补加白砂糖,使糖液浓度达65-75%(W),用文火煮沸30-40分钟,煮制时要不断搅拌,使果肉吸糖均匀;
(7)二次糖渍 将经过糖煮后的银杏果连同糖液趁热一同倒入缸中,糖渍48小时,其间每隔8小时翻动1次;
(8)二次糖煮 将二次糖渍后的银杏果连同浸渍糖液倒入蒸煮锅内,文火加热煮沸,同时调整糖液浓度使含糖浓度达68-72%(W),继续文火煮沸10分钟后,捞出,沥干糖液;
(9)烘干 将沥干糖液后的银杏果,置入烘房烘至八成干时,取出,置于室温回性返潮1天后,再移入烘房,烘至果壳表面发亮、敲击脆响、果仁脆酥时取出冷却,即制得香酥银杏果;
(10)包装 选用透气性差和机械强度高的聚乙烯包装袋进行真空包装或充氮包装,即制得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是采用带壳银杏直接加工,省去脱壳的繁杂工序,将其果壳捶裂有助于果仁的腌制、糖渍和糖煮效果。
本发明的香酥银杏果,口感酥脆,甜咸适宜,香脆可口,银杏风味浓郁且有银杏的外形特征,使人们看的真实,吃的有味,实为一种“开心果”的美观形态,是人们休闲娱乐、外出旅行携带的方便型休闲食品,使人们饱尝口福的同时,得益于银杏的滋养功效。
本发明的加工方法简单易行,质量可控,适宜工业化生产,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8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