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可锁定保护开关、开关控制系统及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8371.7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6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蒋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闯 |
主分类号: | H01H37/02 | 分类号: | H01H37/02;H01H37/52;H01M1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2144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锁定 保护 开关 控制系统 锂电池 | ||
1.一种可控可锁定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开关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双金属片、发热单元或电磁线圈、锁定机构;
所述双金属片连接第一触点,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相对设置;
所述发热单元或电磁线圈靠近双金属片设置,通过发热单元或电磁线圈控制双金属片带动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或断开;
所述锁定机构用以在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后,阻止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可锁定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连接一弹性机构,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断开后锁定机构在弹性机构的推动下将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隔开,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可锁定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的中部设有一通孔,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处于接触状态时,第一触点位于该通孔内;
在双金属片受热翘起时能带动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断开,锁定机构在弹性机构的推力作用下被推动;锁定机构在双金属片复位时位于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之间,将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之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可锁定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为加热控制器,控制加热单元一直加热,使双金属片始终处于翘起状态,防止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闭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可锁定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开关还包括底座、固定铆钉、垫片,垫片套在固定铆钉上;
所述第二触点固定在底座的一端,第二触点连接电源;固定铆钉将加热单元、双金属片、弹性机构固定在底座的另一端;
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双金属片的上方,双金属片的一端连接固定铆钉,另一端连接第一触点,第一触点连接电源;弹性机构设置于双金属片的下方,其一端固定在固定铆钉上,另一端连接锁定机构;第一触点作为动触点,第二触点作为静触点。
6.一种可控可锁定开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系统包括二次保护开关、第一保护开关、二次保护控制开关、二次保护电路,所述二次保护电路、二次保护控制开关、二次保护开关相连接;
所述二次保护电路连接第一保护开关,用以在第一保护开关失效时向二次保护控制开关发送触发信号,控制二次保护开关工作;
所述二次保护开关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双金属片、发热单元或电磁线圈、锁定机构;所述双金属片连接第一触点,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相对设置;
所述发热单元或电磁线圈靠近双金属片设置,通过发热单元或电磁线圈控制双金属片带动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或断开;
所述锁定机构用以在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后,阻止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可锁定开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保护电路包括高压比较器、低压比较器,所述高压比较器用以将实际电压与高比较点电压比较,所述低压比较器用以将实际电压与低比较点比较,当实际电压高于高比较点或低于低比较点时,向二次保护控制开关输出触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可锁定开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保护电路还包括辅助过压控制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ZD1、第一电阻R1;
所述二次保护控制开关为第一二极管SCR1,第一二极管SCR1的阴极连接充电器/负载的负侧;第一二极管SCR1的控制极一路通过第二二极管D1和第三电阻R3串联连接到二次保护电路,一路通过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第一电阻R1串联到电池正极;第一二极管SCR1的阴极与第一二极管SCR1的控制极之间接第二电阻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闯,未经蒋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83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