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护涂层防腐性能的模拟试验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8397.1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1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姚敬华;徐初琪;吴兆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47102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涂层 防腐 性能 模拟 试验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保护涂层防腐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架(1)、电机(2)、试验参数动态监控调配系统(3)、圆筒试样(8)和试验槽,其特征是:所述电机(2)的一端与试验台架(1)的上部固定连接,电机(2)另一端的电机轴(4)与圆筒式样(8)上端的连接杆(6)通过绝缘夹套(5)固定连接,所述圆筒式样(8)设置在试验槽内,所述试验槽设置在试验台架(1)的下部面上,所述试验参数动态监控调配系统(3)与试验槽通过连接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涂层防腐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试验槽包括恒温试验槽(9)和酸化水试验槽(10),所述恒温试验槽(9)设置在试验台架(1)的下部台面上,在恒温试验槽(9)的内部设有酸化水试验槽(10),所述圆筒试样(8)设置在酸化水试验槽(10)内,在酸化水试验槽(10)内设有与试验参数动态监控调配系统(3)连通的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涂层防腐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试验参数动态监控调配系统(3)包括监测系统(12)、控制系统(13)和调配系统(14),所述的监测系统(12)、控制系统(13)和调配系统(14)通过导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涂层防腐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监测系统(12)包括温度传感器(16)、pH玻璃电极(17)、离子浓度监测探头(18)和显示器(15),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6)、pH玻璃电极(17)、离子浓度监测探头(18)通过显示器(15)显示测量值,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6)、pH玻璃电极(17)和离子浓度监测探头(18)和显示器(15)与控制系统(13)通过导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保护涂层防腐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系统(13)包括电磁阀(20)和计算机(19),所述的电磁阀(20)和计算机(19)通过导线连接,在计算机内设有信号处理系统(24),所述电磁阀(20)与调配系统(14)通过连接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保护涂层防腐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调配系统包括酸性母液(20),所述酸性母液(20)通过连接管与控制系统(1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涂层防腐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酸根离子浓度监测探头(18)包括氯离子监测探头(22)、和硫酸根离子监测探头(2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涂层防腐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所述的监测系统(12)、控制系统(13)和调配系统(14)与电源(1)连接。
9.一种保护涂层防腐性能的模拟试验装置及其方法,包括试验台架(1)、电机(2)、试验参数动态监控调配系统(3)、圆筒试样(8)和试验槽,其特征是: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预先设定pH值、试验温度、转速、酸根离子浓度范围和酸性母液(21)的试验参数,将盛有酸化水的酸化水试验槽(10)放置在恒温试验槽(9)内,并开启电源(1),由电机(2)的转动带动圆筒试样(8)的旋转,通过酸化水试验槽(10)内的酸化水旋转冲刷圆筒试样(8)的表面达到模拟环境条件下的防腐性能试验, 当显示器(15)的屏幕上显示温度传感器(16)、pH玻璃电极(17)、离子监测探头(18)检测到的测量值超出预先设定的范围时,由计算机(19)内设置的信号处理系统(24)将酸性母液(21)通过电磁阀(20)自动调配为预先设定的范围之内,完成对酸化水试验槽(10)内溶液介质进行pH值、温度、离子浓度参数的监控调节,实现微机自动控制,并自动记录变化曲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涂层防腐性能的模拟试验装置及其方法,预先设定的pH值调节范围:0~9,控制精度为±0.2;试验温度为室温~100℃,控温精度为±2℃;电机(2)转速为0~1.5m/s,控制精度为±0.1 m/s;酸根离子浓度为Cl-:1000mg/L,SO4-2:100mg/L;酸性母液浓度为1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83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