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微珠制备低密度油井固井水泥试块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8539.4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4/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制备 密度 油井 井水 泥试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玻璃制备闭孔空心玻璃微珠进而制备低密度1.2g/cm3~1. 5g/cm3油井固井水泥试块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固井减轻剂采用粉煤灰中的漂珠,粉煤灰中包括沉珠和漂珠,沉珠密度在1.1 ~2.8g/cm3,之间,含量占粉煤灰30~70%,漂珠是粉煤灰中小于水密度的玻璃微珠,漂珠主要包含铝硅玻璃微珠和多孔炭粒,除去炭粒后的漂珠主要包括薄壁铝硅玻璃微珠,内外表面光滑,体积大,是一种呈圆形、质轻、闭孔空心、耐磨、耐高温、导热系数小、强度高,漂珠量占粉煤灰总量的0.5~1%,铝硅玻璃微珠是中空圆球体。
其中粉煤灰中的漂珠它是煤粉在热电厂锅炉内经过1100~1500°C燃烧时,粘土质物质熔融成微液滴,在炉内湍流的热空气作用下高速自旋,形成浑圆的硅铝球体,燃烧和裂解反应产生的氮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在熔融的高温铝硅球体内迅速膨胀,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中空的玻璃泡,然后进入烟道迅速冷却,硬化后,成为高真空的玻璃态空心微珠,即粉煤灰漂珠。
将粉煤灰放入水中搅拌,静置一段时间,由于漂珠密度小于水密度,将漂浮在水面上捞出晾干,即为漂珠。
粉煤灰中的漂珠为灰白色,主要成分为SiO2占70%和AI2O3占13%,烧失量为0.40% ~0.574%,密度0.475 ~0.574g/cm3,壁厚1.44~5.41μm,粒径范围主要分布在147~84μm。
近几年,由于雾霾天气的影响,我国的大中型火力发电采用环保的脱硫技术,粉煤灰中的不含漂珠,造成了供应紧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性能优良,可以代替粉煤灰中的飘珠,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制作玻璃微珠,密度为0.5 g/cm3~0.7 g/cm3,进而配置低密度1.2 g/cm3~1.5g/cm3油井固井水泥试块的制备方法,满足不同深度的固井材料技术要求。
其技术方案为。
包括配料、混合、搅拌调浆、试模、强度试验,其特征在于:将G级油井水泥55~70 wt%、粒径为5~100μm的闭孔空心玻璃微珠20~35 wt%、烧失量1.1%的粉煤灰5~7 wt%、纯度99.9%氧化钙1.5~2 wt%、硫酸钠0.5~1.0 wt%和微硅1~3 wt%,以0.5~0.6(W/C)的水灰比在搅拌机中搅拌调浆40秒,倒入试模(一组二块53mm*53mm*53mm),在恒温52°C的水浴养护箱中养护24小时、48 小时,脱模后在凉水中浸泡1小时,进行强度试验。
所述的玻璃微珠制备密度1.2g/cm3~1. 5g/cm3油井固井水泥试块的制备方法,制备玻璃微珠的玻璃溶液是硅酸钠加入了氧化硼、氧化钾、氧化锂,各组分的比例为硅酸钠94wt%、氧化硼2.6 wt%、氧化钾3.0 wt%、氧化锂0.4 wt%。
所述的玻璃微珠制备密度1.2g/cm3~1. 5g/cm3油井固井水泥试块的制备方法,发泡剂为轻质碳酸钙、硫酸钾或硫酸钠中的一种,使用的浓度1~3g/L。
所述的玻璃微珠制备密度1.2g/cm3~1. 5g/cm3油井固井水泥试块的制备方法,硅酸钠采用3.5~3.9之间高模数。
所述的玻璃微珠制备密度1.2g/cm3~1. 5g/cm3油井固井水泥试块的制备方法,采用高速离心旋转喷雾法,玻璃液形成微球,经过脱水膨胀、烧结、熔融、成球。
所述的玻璃微珠制备密度1.2g/cm3~1. 5g/cm3油井固井水泥试块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玻璃微珠漂浮率在95%~98%。
所述的玻璃微珠制备密度1.2g/cm3~1. 5g/cm3油井固井水泥试块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玻璃微珠漂含水量应小于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8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