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丁胶生化手套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8738.5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9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间芳;谢小强;沈洪斌;陈建培;熊建军;芦建根;龚文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隆达特种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D06M15/693;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36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丁胶 生化 手套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套制作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氯丁胶生化手套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劳动手套目前市面上种类比较多,功能不一,如中国专利ZL200820049133.8中提出的一种浸胶防震劳保手套,其中在手套上浸涂有氯丁胶的基础上,还设置有多个层次结构的布料,提高手套的厚度来实现防震效果。这样手套的原料多样化,成本高,而且手套由于面料层数增加厚度较厚,使用灵活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人设计出一种氯丁胶生化手套加工工艺,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氯丁胶生化手套加工工艺,工艺简单,得到的产品具备防酸防漏、抗震等诸多特殊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氯丁胶生化手套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胶,将氯丁胶和其他少量乳胶共混后经过硫化,熟成待用;
步骤二,编织,通过编织机将手套底料编织完成;
步骤三,第一道浸涂,手套底料套在手模上,浸涂步骤一中待用的胶液,待干;
步骤四,第二道浸涂,手套底料套在手模上,在所需部位上浸涂步骤一中待用的胶液;
步骤五,喷砂,在步骤四中浸涂的部位喷涂上盐或芒硝,待干;
步骤六,清洗,在常温下将手套清洗,使得盐或芒硝融化,形成泥孔;
步骤七,硫化烘干脱模。
本发明工艺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所述的步骤一中,所述的其他乳胶为天然乳胶、丁腈胶或者两者的混合。
所述的步骤一中,其他乳胶的量占总混合乳胶质量不超过10%。
所述的步骤一中熟成时间为24小时。
所述的步骤二中,手套底料采用70D尼龙丝采用织机编织而成。
所述的步骤三中,分多次浸涂完成,厚度达到0.5mm以上。
所述的步骤四中,所需部位为手心和五指部位。
所述的步骤七中,在100℃以上的温度下烘干90分钟以上,最后脱模自然冷却。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的到的产品使用氯丁胶,本身防酸防碱的功效显著,同时在特定所需部位经过第二道浸涂后喷砂,清洗后形成泥孔,增强表面摩擦力,同时具有防震效果。本加工工艺方法简单,降低此类产品的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氯丁胶生化手套加工工艺,首先进行配胶,将氯丁胶和其他少量乳胶采用共混技术共混,此处的少量乳胶可采用天然乳胶或丁腈胶或者两者的混合物等,共混后经过硫化,在经过24小时熟成后待用。采用70D尼龙丝作为原料,在18G织机编织出手套底料。手套底料套到手模上,采用浸涂方式在手套底料涂上上述待用的胶液。这是第一道浸涂工序,在该工序中可以浸涂多次,直到达到工艺要求为止。厚度要达到0.5mm以上,耐磨性和防渗漏性能强。
等到第一道浸涂工序完成后,手套底料待干后,再进行第二道浸涂工序。第二道浸涂工序是在手套底料的特定部位,比如手心和五指部位上,再浸涂上述的胶液。可以一次浸涂也可以多次浸涂,然后在第二道浸涂工序浸涂的部位中喷上盐或芒硝,待干。然后常温下用水进行清洗,使得盐或芒硝融化,这样原先盐或芒硝的部位上形成泥孔。最后在100℃以上的温度下硫化烘干90分钟以上,最后脱模自然冷却。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隆达特种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隆达特种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8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