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动式活化炉及其利用该炉生产超级电容炭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9022.7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旭 |
主分类号: | C01B31/10 | 分类号: | C01B31/1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44600 江西省抚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动式 活化 及其 利用 生产 超级 电容 方法 | ||
1.一种喷动式活化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炉体(1)、燃烧室(2)以及燃煤炉(3),所述内炉体(1)的上部为圆柱体状,下部为截顶倒圆锥体结构状,该截顶倒圆锥体的锥顶被截除后作为内炉体的卸料口,在卸料口下安装有卸料管(6),卸料管(6)内嵌设有喷嘴朝上的循环气喷管(8),且循环气喷管(8)喷嘴的水平高度低于或等于卸料口的水平高度;在内炉体(1)的上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口(9)和燃烧室烟道出口(10),且进料口(9)与燃烧室烟道出口(10)在内炉体(1)上呈对称设置;
所述内炉体(1)的下部横向插设有若干根过热水蒸汽导管(11),位于内炉体(1)内部的过热水蒸汽导管(11)上开设有若干个喷汽孔;
所述内炉体(1)的内部中心位置处竖设有一根导向管(7),导向管(7)的下端正对内炉体(1)下部的循环气喷管(8)的喷嘴,且导向管(7)与内炉体(1)下部的卸料口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燃烧室(2)套设在内炉体(1)的截顶倒圆锥体下部上,在燃烧室(2)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供燃煤炉燃烧火焰喷入的火焰入口(4),燃烧室(2)上靠近燃烧室(2)顶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活化段出烟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动式活化炉,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热能回收组件,该热能回收组件包括热交换器A(12)、余热锅炉(13)、水冷却器(15)、鼓风机(16)以及热交换器B(17),所述出烟道口与热交换器A(12)的热介质进口端、热交换器A(12)的热介质出口端与余热锅炉(13)的热介质进口端、余热锅炉(13)的热介质出口端与水冷却器(15)的热介质进口端、水冷却器(15)的热介质出口端与鼓风机(16)的进口端、鼓风机(16)的出口端与热交换器B(17)的冷介质进口端、热交换器B(17)的冷介质出口端与所述循环气喷管(8)的进口端依次分别连接形成循环气回收管路;
所述水冷却器(15)的冷介质进口端连接冷却水管;所述热交换器B(17)的热介质进口端与所述活化段出烟口(5)连接;所述余热锅炉(13)的蒸汽管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A(12)的冷介质进口端相接,热交换器A(12)的冷介质出口端与所述过热水蒸汽导管(11)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动式活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组件还包括湿炭烘干坪(14),所述湿炭烘干坪(14)连接在余热锅炉(13)的热介质出口端与水冷却器(15)的热介质进口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动式活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B(17)的热介质出口端与所述余热锅炉(13)的进口端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动式活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A(12)为蛇形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B(17)和水冷却器(15)均为列管式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喷动式活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炉体(1)的下部由耐高温的310S特种钢制成,所述内炉体(1)的上部由耐火砖砌成;所述内炉体(1)的外部围设有呈长方体状的保护体,该保护体由砖头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喷动式活化炉生产超级电容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热活化炉:关闭卸料管,打开内炉体的其它开关,点燃燃煤炉对燃烧室进行慢火、小火加热,24小时或更长时间后,按8-12℃/min的升温速度加大火力,直到内炉体的温度达到700-800℃为止;
(2)从加料口加入内炉体额定容量的1/5-1/2果壳炭,开动鼓风机使风速达到2m-80m/s;
(3)当炉料红透后,分3-5次从加料口逐步添加炉料直到设定的内炉体额定容量高度为止;
(4)当全部炉料达到红透后,在过热水蒸汽喷管不通入水蒸汽的条件下加热1-2小时;
(5)当炉料烧失率达到25-30%时,把温度降到750-800℃后打开过热水蒸汽喷管,通入常量为150-200kg/h的过热水蒸汽;
(6)当炉料烧失率达到50-60%,把温度提升到800-850℃通入100-150kg/h的过热水蒸汽;
(7)通过炉前分析,当炉料的亚甲兰值和碘值合格后,打开卸料器开关,把熟料迅速排入铁桶,加盖密封冷却,防止高温氧化;
(8)按常规对熟料进行碱煮、酸煮、水漂洗、过滤、烘干、气流机粉碎、筛选和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旭,未经林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90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磁性Fe3O4固定脂肪氧合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光学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