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0329.9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5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杜琳;张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34 | 分类号: | G02B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的屏幕大小与便携性一直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虽然屏幕分辨率可以做到很高,但由于屏幕尺寸限制,正常情况下无法显示很多信息。如果可以让用户以更近距离的使用移动设备,则可以显示更加丰富的信息。
然而日常生活中,对于远视眼以及屈光度正常的用户来说,一般难以看清很近距离的物体;对于近视眼用户来说,又经常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当不带矫正眼镜时,左右眼都可以分别看清很近的物体(例如手机屏幕),但却无法将左右眼的图像会聚;而戴上矫正眼镜时,又无法看清很近的物体了(如公开号为JP2007219462A的日本专利申请中图2-3所示)。虽然,已有可调镜片通过改变自身的焦距等成像参数(如对近视眼将镜片屈光度调整到0甚至正数,对远视眼将镜片屈光度调整至比看较远处时更大的正数),可以解决看清很近物体的问题,但由于双眼视线会聚角度过大而无法会聚,导致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用一只眼睛来观看,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上述公开号为JP2007219462A的日本专利申请中虽然记载了通过在普通屈光矫正眼镜上设置一棱镜装置,来帮助两眼视线的会聚(见该专利申请的图2-4所示的实例),但是其使用很不方便,用户体验不佳。
如果可以实时检测用户眼睛注视点的位置,并根据注视点位置来自适应的调整眼镜镜片的光轴,使得用户注视的物体可以会聚在用户能够舒适观看的位置,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以在用户看近距离对象时,自动辅助双眼视线进行会聚,使用户能更舒适的看清近处的对象,提高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可调透镜模块,用于对眼睛的观察对象成像;
视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眼睛的会聚参数;
参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聚参数生成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成像参数,所述成像参数包括光轴方向参数;
透镜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成像参数调整所述可调透镜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会聚参数包括眼睛的辐辏角度数;
所述视线检测模块包括:
辐辏角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当前眼睛的辐辏角度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会聚参数包括眼睛视线的对焦点到眼睛的距离;
所述视线检测模块包括:
对焦点距离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当前眼睛视线的对焦点到眼睛的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焦点距离检测单元包括:
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眼睛眼底呈现的图像;
可调成像设备,用于进行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与眼睛之间光路的成像参数的调节以使得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得到最清晰的图像;
图像处理设备,用于对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根据得到所述最清晰图像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与眼睛之间光路的成像参数,计算得到眼睛视线的对焦点到眼睛的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成像设备包括:
透镜单元,位于眼睛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之间的光路上,自身焦距可调和/或在光路中的位置可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成像设备包括:
曲面分光单元,用于分别对应眼睛光轴方向不同时瞳孔的位置,将眼底呈现的图像传递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至第六种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焦点距离检测单元还包括:
投射设备,用于向眼底投射光斑图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焦点距离检测单元包括:
眼睛光轴跟踪设备,用于获得眼睛的光轴方向参数;
深度获取设备,用于获取眼睛观看场景的深度信息;
对焦点距离计算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眼睛的光轴方向参数、可调透镜模块的成像参数和场景的深度信息得到眼睛视线的对焦点到眼睛的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二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会聚参数包括两眼视线的实际会聚角度;
所述视线检测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0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