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矿防粘四瓣抓斗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0600.9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0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智鹏;陈玉宝;皮云生;李晓;付永刚;张宁;高金明;孙吉刚;祝顺英;曹娜;孙亮;黄琳;李淑梅;李晓琳;张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港第五港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3/04 | 分类号: | B66C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镍矿防粘 四瓣 抓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港口码头装卸作业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镍矿防粘四瓣抓斗。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港口码头镍矿装卸作业中,我们主要采取两种工具:1、六瓣抓斗:六瓣抓斗斗瓣尖锐,容易刺入黏湿的货物,对于镍矿作业是一种重要的优势。但斗身自重过大,占去了门机总负荷的大部分,抓取比有限。这种作业工艺由于受到斗体自重、货物在斗体内壁粘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作业效率较低,10吨门机作业效率在130吨/小时左右,和我们所期待的作业效率相差比较大。2、底开门货斗:这种作业工具是我们近期新开发的,10吨门机作业效率在180吨/小时左右,作业效率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是,货斗自身不具备抓取功能,需要由挖掘机辅助装货,因此这种作业工艺需要投入大量的机械和人力,不但生产成本支出巨大,而且为日常机具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综上所述,以往作业工具的不足在于:单次作业装载镍矿量小,自重大,粘带货物严重,机械使用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镍矿防粘四瓣抓斗。解决目前六瓣抓斗和底开门货斗装卸镍矿的缺点和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镍矿防粘四瓣抓斗,其特征在于:上方的吊鼻连接上圈梁,上圈梁四周装有四个上轴,每个上轴连接上臂上端,上臂的下端通过下臂轴连接下臂的下端和下尖斗的上端,下臂的上端通过下轴与下圈梁连接,下圈梁上安装的六个下轴与上圈梁四周装的六个上轴分别在一个垂面上;上圈梁的下方安装有上滑轮,下圈梁的上方安装有下滑轮。
所述的下尖斗有四个,由这四个下尖斗组成可开合的下铲斗,每个下尖斗的斗壁为弧面,斗壁的弧面上有镂空孔。
本发明效果是:
镍矿防粘四瓣抓斗结构大大增加了抓斗的有效容积,并减轻了自重,相比六瓣抓斗自重大、抓取量少的不足具有很大优势。能够实现饱满的抓取效果,效率高,粘黏少,1、抓斗结构由通常的六瓣变为四瓣,降低抓斗自重;2、扩大斗体面积,增加斗体容积提高抓取量;3、对斗体、斗尖进行外形优化设计,使之插入货物阻尼更小;4、改变抓斗原有滑轮3倍率为4倍率;5、抓斗斗体通过镂空和附链等防粘连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镍矿防粘四瓣抓斗的结构仰视图。
图2是镍矿防粘四瓣抓斗的结构正视。
图3是镍矿防粘四瓣抓斗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镍矿防粘四瓣抓斗的下尖斗结构正视图。
图5是镍矿防粘四瓣抓斗的下尖斗结构俯视图。
图中:1吊鼻、2上圈梁、3上轴、4上臂、5上滑轮、6下滑轮、7下圈梁、8下轴、9下臂、10下臂轴、11下尖斗、12镂空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一种镍矿防粘四瓣抓斗,上方的吊鼻连接上圈梁,上圈梁四周装有四个上轴,每个上轴连接上臂上端,上臂的下端通过下臂轴连接下臂的下端和下尖斗的上端,下臂的上端通过下轴与下圈梁连接,下圈梁上安装的六个下轴与上圈梁四周装的六个上轴分别在一个垂面上;上圈梁的下方安装有上滑轮,下圈梁的上方安装有下滑轮。
所述的下尖斗有四个,由这四个下尖斗组成可开合的下铲斗,每个下尖斗的斗壁为弧面,斗壁的弧面上有镂空孔。
四瓣抓斗的主要技术参数:
抓斗负荷:10t;抓斗容积:4.3m3;自重:4.3t;倍率:4;货物比重:1.1—1.5t/m3;钢丝绳直径:32.5mm;钢丝绳长度:8.8m。
1、抓斗结构由通常的六瓣变为四瓣,降低了抓斗自重。之所以创新采用四瓣结构,是由于总结了六瓣抓斗自重大和双颚抓斗不易采取防粘措施的不足,同时也便于扩大斗容。原有的六瓣抓斗由于斗瓣多,自重大,占去了部分门机总负荷,影响作业效率。抓斗的瓣数减少,则连接斗瓣与上承梁、下承梁的关节数相应减少,这是减轻自重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六瓣抓斗自重约为4.6吨,镍矿防粘四瓣抓斗自重约为4.3吨,改进后可增加每次作业的卸货量。
2、扩大斗体容积,提高抓取量。四瓣抓斗斗容约为4.3立方米,而六瓣抓斗斗容为3.7立方米。六瓣抓斗相比之下斗容略小,更适合于湿度大、密度大的矿粉;四瓣抓斗斗容增加,可抓取矿粉多,对于含水多、密度大和密度小、较松散的矿粉都比较适用,可实现更大的单次抓取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港第五港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港第五港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0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式强化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