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行接口NAND闪存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90630.X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4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苏志强;刘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7/10 | 分类号: | G11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行 接口 nand 闪存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行接口NAND闪存单元。
背景技术
传统的NAND闪存有并行接口NAND闪存和串行接口NAND闪存两种。其中,并行接口NAND闪存中同步接口数据传输速度较慢,在百兆字节/秒(byte/s)的量级,而且并行接口数目繁多而复杂,成本也较高。
传统的串行接口(SPI)Nand闪存有单口、双口、四口输入输出模式(IO)。图1是现有技术的SPI NAND闪存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如图1所示,SPI NAND闪存基本原理为:当片选使能信号置低后,等待输入命令、地址信号以及数据信号,或者等候输出地址对应的数据,直到片选信号置为高。由此可以看出,上述SPI NAND闪存的数据传输方法的输入输出需要与时钟同步,而且数据接口为接收全摆幅数据的接口,由于时钟工作频率在100MHz左右,因此,SPINAND闪存对于数据进行串行传输,传输速度一般是在133兆字节/秒(MB/s)以下,而且吞吐率低。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串行接口NAND闪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串行接口NAND闪存单元的端口的信号示意图。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串行接口NAND闪存单元11包含缓存控制器113、并行接口缓存112和NAND存储阵列111,其中缓存控制器113接收主控装置12的数据输入,然后经过转换解析为内部操作控制信号,并且将转换的内部操作控制信号存储在并行接口缓存112中,通过并行接口缓存112将并行的数据存储非挥发的NAND存储阵列中。
如图3所述,现有技术的串行NAND闪存单元包含六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举例说明如下,其中,第一端口用于片选和清零信号,用于使能芯片,第五端口用作时钟,第二端口用作主输出_从输入,第三端口、第四端口和第六端口用作主输入_从输出的三个端口。
另外,目前还存在有嵌入多媒体存储卡(eMMC,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以及未来eMMC的替代产品统一闪存(UFS)。其中UFS的速度可达到GHz,不过UFS不兼容eMMC,也不兼容SPI NAND闪存,但是eMMC和UFS有复杂的协议开销,并且封装昂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串行接口NAND闪存单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串行接口NAND闪存传输速度慢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行接口NAND闪存单元,包含NAND存储阵列、并行接口缓存和缓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串口NAND闪存输入输出模块,包含高速串行接口,所述高速串行接口用于对数据进行解码输入和译码输出,所述串口NAND闪存输入输出模块与所述缓存控制器和所述并行接口缓存互联。
优选地,所述高速串行接口为G字节/秒量级速度的接口。
优选地,所述高速串行接口为串行器/解串器接口或DDR接口。
优选地,所述串行器/解串器接口包含串行器和解串器,其中,所述串行器用于将接收到的非全摆幅数据进行编码而进行输入,所述解串器用于将所述全摆幅数据进行译码而进行输出。
优选地,还包含:
输入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主控装置输入的数据,控制所述缓存控制器,并且用于控制所述串行NAND闪存单元的高速模式和普通模式之间的转换。
优选地,所述串行NAND闪存单元包含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
在所述串行NAND闪存单元的所述普通模式中,
所述第一端口,用于片选信号;
所述第五端口,用作时钟端口;
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用作主输出从输入端口;
所述第四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用作主输入从输出端口,
在所述串行NAND闪存单元的所述高速模式中,
所述第一端口,用于清零信号;
所述第五端口,用作参考时钟端口;
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用作通道的差分输入对;
所述第四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用作所述通道的差分输出对。
本发明通过在串行接口NAND闪存单元中使用包含高速串行接口的串口NAND闪存输入输出模块,能够提高串行接口NAND闪存单元的传输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串行接口NAND闪存单元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串行接口NAND闪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0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